海風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朝有遼闊的疆土,有勤勞的人民,有像孫承宗,王餘佑,閻爾梅,萬壽祺,閻應元,高夢尾等等這些數不勝數的有名無名的英雄豪傑,為什麼就亡了呢?為什麼漢人就沒有像多爾袞,多鐸,這樣的赫赫戰功?我們讀的聖賢之書為何在夷蠻面前如此無用?
國家養了那麼多錦衣衛,有多少錦衣衛在疆場立下功勳?
國家養了那麼多官員,可是多少城池不戰而降?
國家軍隊,竟然投降超過絕大多數,這就要反思自己了,不是敵人太強大,是我們自己已經垮了。
魏忠賢一個宦官,竟能在全國上下那麼多人為他建生祠,這些官員學的禮義廉恥哪裡去了?這麼多國人的脊樑和熱血哪裡去了?
應當反思的首先是皇帝,為什麼寵信宦官,不相信大臣,為什麼父皇崇禎到如此危局之下,還要監軍,還要頻繁更換官員,為什麼要文人領兵?難道書讀好了就會打仗了嗎?太祖朱元璋的將領都是起於行伍,都是百戰沙場,為什麼要殺掉這些英雄功臣?為什麼大明再無常遇春徐達沐英這樣的英雄功臣?為什麼鄭和之後再無海軍?
我認為從太祖朱元璋開始選擇程朱之道來做科舉的標準答案開始,明朝就在求穩定,為苟安,閹割血性,扼殺勇武。所以成祖朱棣能奪帝成功,完全是建文帝手下已經無將可用,全是一幫背標準答案的聽話地乖孩子,你叫他去幹破格的事,去鬥機詐比兇狠,去殺人放火,他幹得了嗎?成祖朱棣得帝後,初期還能建功立業,後來也是禁海重儒,親信宦官,放縱廠衛,天下是穩定了,可是也腐朽了。僵化了,不再能生機勃勃,不再能再繁榮興旺,上上下下都是忠臣,都為皇帝著想,可是皇帝是幹什麼的?是開天闢地,造福百姓的,這不是顛倒過來了嗎?對!這就是本末倒置,百姓是天下之本,皇帝和百官都是為百姓服務的,現在顛倒了,百姓服務官員,官員服務皇帝,這樣根本都在皇帝身上,這獨根如何能營養天下百姓?皇帝為何得天下?是皇帝為百官為天下英雄創造開闢了用武的天地,鏟不平,誅無道,而百官則是用身體力行來教化人民,服務人民,立功於人民,這是興旺之道;而相反,百姓供養貪腐強橫的官員,官員逢迎皇帝窮奢極欲及其親信走狗以求升遷,這就是敗亡之道。
欲復興中華,必須深刻反思滅亡的教訓,必須直面曾經的可悲與可笑,絕不能諱疾忌醫,絕不能為尊者諱,絕不能讓奴才得勢欺壓英雄豪傑,絕不能自我閹割,自毀長城,皇帝苦一些,難一些,天下就安穩一些,老百姓就幸福一些,皇家爭位的激烈其實對於百姓的生活是一種和諧,假如皇帝和諧到一個傻瓜,一個木匠,一個混蛋都能安然當皇帝的時候,老百姓就苦了,天下就完了,這就是明朝歷史的慘痛教訓。
大明孽子 二十九章海禁誤國
明代海禁始於明初,終於隆慶,時張時弛主要目的都是遏制東南沿海倭寇的侵擾,並對日本&ldo;閉絕貢路&rdo;,實行更加嚴厲的海禁政策。在海禁時期,海洋貿易體系主要透過朝貢和官辦的方式進行。同時《明史》裡記載說:方國珍、張士誠相繼誅服,諸豪亡命,往往糾島人入寇山東濱海州縣。《明史紀事本末》也提到:張士城、方國珍餘黨導倭寇出沒海上,焚民居,掠貨財,北自遼海、山東,南抵閩、浙、東粵,濱海之區無歲不被其害。洪武三年(1370),明政府&ldo;罷太倉黃渡市舶司&rdo;(《明太祖實錄》卷49)。洪武七年(1374),明政府下令撤銷自唐朝以來就存在的,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中國對外貿易遂告斷絕。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ldo;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又下令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rdo;(《明太祖實錄》卷139)。自此,連與明朝素好的東南亞各國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