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老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吉林城一直是東北邊疆的重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可是,自從俄國人把哈爾濱經長春、奉天到大連的支線鐵路修通後,長春城地理位置迅速超過吉林城,快速的發展起來,尤其是最近兩年,在經濟的刺激下一發而不可收拾,其發展速度幾乎和哈爾濱媲美。相比之下,吉林城落伍了。眼下日本人已經修通了長春到吉林的鐵路,要不然吉林城恐怕早被人遺忘了。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民國初始,原有的政府機構沒有被打碎,還在有效的運轉。城內的大小官吏,表面上對他恭恭敬敬,其實骨子裡壓根瞧不起他這個毛頭小子。上任伊始,李敬堂首先對大小官員敲打了一番,頒布了新的法令,尤其強調了執政為民的思想,並且嚴厲規定,誰膽敢在這個問題上有差遲官位不保,目前也只能做到這些,性急吃不了熱豆腐慢慢來吧。
這天,李敬堂信步走出督辦衙門,兩名侍衛一個幕僚緊隨身後。前知府卸任後,留下一幫幕僚。他一來便逐個考察一番,經過選拔留下一名精明的幕僚。其他人並沒有攆回家,每個人都做了合理的安排,雖然機構臃腫,可眼下穩定是大局,保證每個人都有碗飯吃。
由於吉長鐵路修通,吉林城的商貿活動開始活躍起來。街裡顯得很熱鬧,一眼看去外地人居多,而日本人也不少。
一路走,幕僚一路介紹:&ldo;大人,日本人修通了鐵路後,商家蜂擁而來,其中日本人要佔三分之一。大人你看那是一家日本人開得洋行,三天前開的業。&rdo;李敬堂心情有些鬱悶,點點頭沒有搭話。幕僚又說:&ldo;大人,日本人太邪乎了,咱們惹不起。&rdo;李敬堂生氣道:&ldo;日本人是人,難道中國人就不是人?&rdo;幕僚剛要開口分辨,見李敬堂臉色很難看立即打住了。
遠遠走來巡捕隊,有十來個人,一個小頭目走在最後。一個奇怪現象引起李敬堂的注意。那個巡捕隊小頭目,每當路過日本人開得商鋪,只要發現日本老闆站在門前,必鞠躬、行禮打招呼,而路過中國人開得商鋪卻趾高氣昂,連正眼也不瞧一下。李敬堂氣壞了,吩咐幕僚把那個小頭目叫過來。
那個小頭目認識幕僚,但不認識李敬堂。幕僚招手把他叫過來沒等介紹,李敬堂劈頭蓋臉罵道:&ldo;你還是中國人嘛,十足的奴才相,日本人是你爹呀。&rdo;斯文人氣急,罵人都與眾不同。小頭目見李敬堂穿著新式制服,年紀輕輕的沒當回事,回罵道:&ldo;約嗬。你是誰呀?竟管到老子頭上……。&rdo;沒等小頭目發洩完,兩名侍衛便衝上前,三拳兩腳把他打翻在地。兩名侍衛是雲龍特意配給李敬堂,是專門挑選的軍中好手。
這時,小頭目的手下,見此情景舞舞宣宣的圍攏過來。幕僚喝道:&ldo;大膽,竟敢在督辦大人面前放肆,你們不想活了。&rdo;此話立即奏效,小頭目的手下像木樁似得站住了。而小頭目更是麻溜,由躺姿立馬變成跪姿,面如死灰。此刻,人群逐漸圍攏上來。李敬堂說道:&ldo;以後我督辦大人立個規矩,再發現誰無辜給日本人鞠躬作揖,做出有損人格的事情,一旦讓我發現,一律發配到內蒙修鐵路去。&rdo;眾人嚇的一激靈,霎時出現了去年的情景,在押的犯人包括吉林城裡的流氓、阿飛、地皮,竟然有200來人被押往內蒙草原去修鐵路,美名其曰勞動改造,必須滿三年。據說滿三年後,還得表現好才能回來。眼下吉林城人聞聽去修鐵路,立即就會大驚失色,人群很快就散的無影無蹤。
打發走巡捕隊,李敬堂沒有心思再視察民情。見日頭老高感覺肚子有些餓了,便就近找了一家小餐館,吃了一頓便飯。
剛才那一出,幕僚很震驚,頓時對李敬堂佩服起來。此時見他鬱鬱寡歡的樣子,有意想排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