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威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皺了皺眉,加了一句,&ldo;註:預計五個火星日後進入沙暴區。&rdo;
日誌:l466
行駛在馬沃斯谷的日子很有趣,但現在,我已到達阿拉伯地帶。
要是經緯度計算準確的話,我應該剛進入其邊緣。即便不用計算,放眼望去,也能看見地形起變化了。
在過去的兩個火星日,我一直在一個斜坡上行駛,開上馬沃斯谷盡頭的谷壁。上升坡度不大,但斜坡很長。阿西達裡亞平原(孤獨的棲息艙的所在地)大約在海拔負3000米以下,而阿拉伯地帶的海拔大約是負500米,所以我將向上攀越兩公里半。
你想知道這裡的零海拔是什麼意思?在地球上,零海拔就是海平面。很顯然,這個定義對火星沒意義。所以,那些穿白大褂的技術宅們聚在一起,將火星的零海拔定義為任何大氣壓為6105帕斯卡的地方,而這正是我當前頭頂500米以上的氣壓。
現在,事情愈發棘手。在阿西達裡亞平原時,如果我偏航了,可以根據新資料回到正確的方向上。再後來,到了馬沃斯谷,沿著峽谷走,想走岔也不可能。
但當前這個社群就沒那麼和善了。這是那種你想把漫遊車車門鎖緊,到了十字路口都不願把手閘拉死的地方。好吧,也不完全如此,但要是在這裡偏航了,麻煩就大了。
阿拉伯地帶有許多巨大而荒蠻的撞擊坑,我必須繞過它們。如果導航出了差錯,我最後就會開到某個撞擊坑的邊緣。我不能簡單地橫穿過去,提升海拔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在平坦地形下,我可以每天開90公里。在陡峭的斜坡上,能跑40公里就是萬幸了。另外,在斜坡上駕駛也很危險,稍不注意就會翻車,後果無法設想。
沒錯,最後我還是得向下,往斯基亞帕雷利開去。這段路程躲不掉,到時得萬分小心。
不管怎樣,要是我真的開到撞擊坑邊緣,就得原路返回。這裡簡直就是他媽撞擊坑大迷宮,只能靠自己時時刻刻小心觀察周邊環境。除了經緯度之外,還要儘量利用周遭的地標。
我的第一個挑戰是從盧瑟福撞擊坑和特羅夫羅特撞擊坑中間穿過去。這應該不難,它們相距足足有100公里之遙,就算是我也不會搞砸吧!
對嗎?
日誌:l468
在盧瑟福和特羅夫羅特之間穿針引線,幹得還不錯。好吧,這根針的針眼直徑有100公里,得啦。
今天,我正在享受旅途開始以來的第四個產氣日。已經過去20個火星日了。到目前為止,我的進度還跟得上。地圖顯示,我已經跑了1440公里,還沒走完預定路程的一半,不過也快了。
在每一個紮營點,我都會收集土壤和岩石標本,當初去找探路者的路上也是如此。不過這次,我知道nasa肯定在用衛星跟蹤我,所以我就用當前火星日來給樣本編號。對於地點,他們肯定要比我清楚一百倍,以後他們可以慢慢對應。
這件事最後也有可能白搭。av發射時的載重肯定會極為有限。為了跟赫耳墨斯交會,它必須達到逃逸速度。但它的設計速度只能抵達火星軌道。唯一能提高速度的辦法就是大規模減重。
但這個戲法該怎麼變,是nasa需要考慮的,而不是我。只要我能抵達av,就能跟他們恢復通訊,並得到改造方案的詳細步驟。
他們很可能會說:&ldo;謝謝你收集那麼多樣本,但是請把它們留下。再卸下你的一條胳膊,你最不喜歡的那一條。&rdo;不過,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精神,我還是繼續收集樣本。
接下來幾天的路程應該不太麻煩。下一個大的障礙是馬斯撞擊坑,它橫跨在我去斯基亞帕雷利的直線上。為了繞過它,我要多跑百來公里,這功夫肯定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