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雲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鐵錢有大、小兩種,小錢每十貫重六十五斤,摺合為大錢一貫重十二斤。大錢雖比消遣為輕,當倘若大宗買賣,費用在十貫以上,攜帶還是有困難的。而當時川蜀成都府路的社會經濟水平在全國僅次於兩浙,倘若仍使用單一的鐵錢作為商品交換的等價物,顯然不能適用商品經濟的需要。於是,作為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就在川蜀地區應運而生,這在中外經濟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最早的交子大約是在太宗末年到真宗初年,即十世紀末在四川出現的。其方法是在票據的正面與背面蓋上印記,上書隱秘的記號,硃筆和墨筆各有不同,以備驗對真偽,臨時填上錢貫數額,就可交易使用。但這種交子容易偽造,漏洞很大,訴訟不斷。
景德初年(1004年),四川地方長官張詠著手整頓,命成都十六戶富豪連保主持其事。他們開始用一色的紙張和統一的印文印造交子,然後十六家鋪戶押字,各自隱秘題號,朱墨間錯,作為暗記。印成的交子填上錢貫數額,就可以按面值進行交易。
但偽造交子仍時有出現。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在益州(今四川成都)成立交子務,開始官辦發行交子。官交子與私交子的主要區別是:上蓋益州交子務和益州觀察使的官印;取消面額填寫的舊法,將一貫至十貫文的固定面額印製在交子上(後定為五貫和十貫兩種面值);設立準備金,每造一界(即一批)交子,備本錢三十六萬貫;每界交子以兩年為期予以兌換。
不過,交子是以鐵錢為本位的,主要仍在四川流通。直到元祐時(1086-1094年),交子的發行與流通還比較穩定,貶值率為百分之十,但到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交子改稱&ldo;川引&rdo;。其後,一界發行量竟是天聖初年的二十倍,貨幣的實際縮水率達到百分之七十五。不過,北宋旋即滅亡,川引使用又侷限川蜀,因而沒有引發全國性的社會動盪。
到了南宋,鐵錢基本上在與金朝接壤的兩淮、川蜀等沿邊地區流通,目的仍是企圖遏止銅錢北流的趨勢。但因銅錢鑄造量銳減,銅錢私鑄為銅器和滾滾北流的趨向依舊勢不可擋。原先侷限在四川流通的紙幣,自然而然的推向南宋統治地區。
南宋前期,發行量最大、流通面最廣的紙幣是會子,正式發行是紹興三十年(1160年),因而行在會子所發行,流行於東南諸路,也稱&ldo;行在會子&rdo;或&ldo;東南會子&rdo;。與交子不同,會子是以銅錢為本位的,面值為一貫(一千文)、二貫和三貫三種,後贈印二百文、三百文與五百文小面值三種,乾道五年(1169年)定為三年一界,每界發行一千萬貫,以舊換新。
除東南會子這一全國性貨幣,南宋政府還發行以鐵錢為本位的地區性紙幣,流通於四川的仍沿用&ldo;川引&rdo;的名稱,流通於兩淮的叫&ldo;兩淮交子&rdo;,簡稱&ldo;淮交&rdo;,流通於荊湖的稱為&ldo;湖廣會子&rdo;,簡稱&ldo;湖會&rdo;。
第一界會子的發行額據說是三百萬貫,到乾道四年(1168年)僅七年,先增至七百萬貫,進而攀升到一千萬貫。第二、三界會子數加印,思與應付隆興北伐有關,但作為本位的金屬貨幣並沒有相應追加,幣值增長指數已達百分之三百以上。到理宗淳祐六年,會子的發行量比孝宗前期猛增了六十五倍,倘若第一界會子的發行量確是三百萬貫的話,竟增加二百餘倍。
在財政政策上,會子與銅錢是可以自由兌換的,但會子不斷貶值,兩者的兌換率在寧宗以後也急遽走低。當時為了開禧北伐,把會子的發行量擴大了十四倍了;而從兌換率來看,會子這一期間起碼貶值了一半。寧宗宣佈十一、十二、十三界會子同時流通,會子之多如決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