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雲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吳自牧在《夢粱錄》裡說到當時航海,&ldo;風雨晦冥時,為憑針盤而行,乃火長掌之,毫釐不敢差誤,蓋一舟人命所繫也&rdo;,這裡的&ldo;針盤&rdo;,應是水羅盤。
南宋末年出現一種指南龜,是將天然磁石放入木龜腹中,腹壁有一光滑小穴,可安放在圓滑而固定的竹釘上,龜身自由轉動指示方向,這是後世旱羅盤的前身。
指南針為全天候的航海提供了可能,也為遠洋航海圖的精確繪製創造了條件。揆之情理,航海圖不應遲至宋代才出現,但正式見諸記載卻是指南針使用以後。那位徐兢所著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原附所經海道圖,可惜其書文存而圖佚。南宋晚期,金履祥也曾繪過一張由江浙沿海直趨幽燕的海圖,備記航路,歷歷可據。後為元人所得,成為海上漕運海圖的藍本。
指南針的全面使用,航海圖的精確繪製,再加上以開放的心態對待與海外的經濟往來,迎來了宋朝與緊接其後的元代前所未有的航海業盛況。可惜的是,自南宋以來的這種海上優勢,到明代鄭和下西洋以後就逐漸失去,而到清代竟至於要由西方船艦來叩開中國的大門。魯迅對此也嘲諷過:祖先發明的指南針,卻被不肖子孫製成羅盤去看風水了。
雕版印刷究竟出現在隋唐之際,還是晚唐五代,學術界還有爭論,但盛行於北宋是毫無疑問的。據蘇軾說,北宋初期,圖書仍多手抄,仁宗以後,書坊轉相翻刻諸子百家之書,學者很容易得到印本書。
宋代雕版印刷分三大體系。一是官刻系統,中央國子監是主要官刻機構,所刻稱監本;地方上路級監司(鹽茶、轉運、提刑、安撫、常平)和路、州、府、軍各級公使庫、州縣學,也都有官刻書行世,公使庫本是常見的宋版書。
二是坊刻系統,即以營利為目的的書坊或書肆刻印的圖書,表明雕版印刷的圖書已完全進入了市場流通。當時坊刻書技術質量以浙江最好,稱浙本;四川次之,稱蜀本;福建以量多取勝,稱建本,尤以建陽(今屬福建)麻沙鎮出版最多,世稱麻沙本。開封、杭州、成都、眉山(今屬四川)、建寧、建陽(今屬福建)、福州和建康(今江蘇南京)都是當時的印刷中心。三是私刻系統,即官僚世紳私宅或家塾所刻的圖書,表明宋代圖書文化的普及程度。宋版書紙墨精良,版式疏朗,字型圓潤,傳世稀少,價值連城。
雕版印刷是書寫印刷技術的一次革命。但印行一部大書所需雕版往往累百千萬,雕刻既費工時,儲存也佔空間,仍有改革的必要。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年),畢昇發明瞭活字印刷。
其法是以膠泥刻字,每字一印,火燒泥活字使其堅硬備用。然後在一塊鐵板上敷以松脂、蠟和紙灰,上加一鐵範,內放滿所需字印,持鐵板在火上加熱。等松脂等溶解軟化,再用一平板壓平字印,使字平如砥,即可開印。
印刷時準備兩塊鐵板,一板印刷,一板排字,交替使用,效率極高。每字多刻數印,常用字更多至二十餘枚,以備一板內重複使用,以韻分類儲入木格,少數僻字則臨時燒制。印刷完畢,加熱再令藥物熔化,以手拂印,字印自落。畢昇出身平民,生平事跡不得而詳。他也試製過木活字,但木紋有疏密,沾水易變形,還容易與松脂等藥粘住,不易拆版,認為還是泥活字方便。實際上,只要選用優質木料,改變拼版方式,木活字的這些缺點也是可以解決的。
畢昇以後,使用活泥字印成的圖書,目前確認最早見諸文獻記載的是紹熙四年(1193年),周必大用膠泥活字印行了他的《玉堂雜記》。但現存西夏翻印佛經有光定六年(1216年)&ldo;御前疏潤印活字都大勾工院&rdo;的題記,表明當時西夏已專設主持活字印刷的機構,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