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雲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庭堅是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雖出於蘇門,卻別立門牆,開創了江西詩派,庶子奪嫡,成為影響其後宋詩的最大流派。他大肆鼓吹學杜甫,指出:&ldo;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歷;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rdo;。這段話既是夫子自道,也是江西詩派的行動綱領。
黃庭堅的詩立意曲深,章法細密,尤其講究鍊字煅句,下語奇警,耐人尋味,即所謂點鐵成金,脫胎換骨。他喜歡使用音調反常、句法出新的拗句、拗律來形成峭拔瘦硬的獨特詩風,但因此也難免有晦澀生硬的弊病。
陳師道原與黃庭堅同出師門,但因對黃詩十分佩服,便折節向學。後人把杜甫尊為江西詩派之祖,而將黃庭堅與他,再加上陳與義並列為三宗。他在形式上模仿杜甫不遺餘力,但仍缺乏杜詩的雄深雅健。學養沒有黃庭堅雄厚深博,詩風也就有點侷促寒窘。當感情深摯時,他那些恬淡平易的詩倒頗有味。
陳與義是兩宋之交最傑出的詩人,詩風圓潤,詞句明淨,音節響亮。他本來就師法杜甫,又經歷了靖康之難,其詩慷慨激越,寄託遙深,風格也轉而雄渾跌宕、簡嚴老成,與杜甫有了一種神似,不是江西詩派中人在形式上的模仿所能同日而語的。
其後有南宋四大家,也稱中興四大詩人,他們是陸遊、范成大、楊萬裡和尤袤。不過,尤袤的現存作品的質與量,實在難以方駕前三家。
楊萬裡號誠齋,其詩號稱&ldo;誠齋體&rdo;,不掉書袋,接近口語,以俗為雅,以故為新,輕快詼諧,清新活潑,是誠齋體的最大特點。他觀察景物很體貼入微,善於抓住耳目觀感那一瞬間新鮮天真的感覺和狀態,進行無微不至的刻畫描寫。當然,他的這種&ldo;即景&rdo;寫法,急就章一多,也容易輕脫草率。其詩主題主要關注的是天然景物,關心國事的作品比不上陸遊,同情民生的作品也不如范成大。
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不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他不是超然物外的描摹四時田園景物,而是難能可貴的寫出了民生之疾苦,稼穡之艱難。楊萬裡稱讚他的詩&ldo;清新嫵麗,掩有鮑謝(指鮑照與謝眺),奔逸雋偉,窮追太白&rdo;,說明他的詩雖屬輕巧清新的一路,但不失婉峭,自成一家。他仕宦期間寫各地自然山川的詩,意境開闊,風格清峻瑰麗,以五言為佳。晚年隱居石湖以後,詩風清麗秀婉,圓潤恬澹,以七言見長,七絕尤勝。
陸遊詩歌的主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抒發恢復雪恥情節的愛國之作,一是咀嚼日常生活的閒適之作,前者慷慨激烈,後者細膩熨貼。這是一個完整的陸遊,無論忽略哪一方面都是一種閹割。但因為他前一類作品既多又好,才使他高出南宋的其他詩人。他總結自己創作經驗說&ldo;功夫在詩外&rdo;,也就是說他無論寫哪一類詩,都有豐富的生活與真實的感情作基礎的。
陸遊的古風善於以蘇軾的曉暢化解梅堯臣的侷促,而七言古詩明顯又有李白的影響。他擅長律詩,尤其七律,對偶十分工穩,雋語迭出,以至有人說&ldo;好對偶被放翁用盡&rdo;。他的律詩在精神上接近杜甫,雖然沉鬱雄渾略遜,語言風格平易自然倒是偏於白居易的。他不但是南宋四大家中的翹楚,即便要選宋詩代表,只要有兩個名額,就有蘇軾與他的份。
南宋四大家所代表的宋詩第二個高峰期一過,宋詩就江河日下了。徐璣(號靈淵)、徐照(號靈暉)、翁卷(號靈舒)和趙師秀(號靈秀)號稱&ldo;永嘉四靈&rdo;,其詩稱&ldo;四靈派&rdo;。他們的詩刻意雕琢,格局迫狹,詩意枯窘,筆力孱弱,倒與當時歷史程序相般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