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雲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徽宗後期,一方面,社會政治已經蘊含著深刻的危機,另一方面,社會經濟經過一個半世紀的長足發展,進入了空前的繁榮。這種繁榮在東京開封表現得最為明顯,《清明上河圖》與《東京夢華錄》是後人識讀這種繁華的最佳圖文資料。
開封在唐末稱汴州,是五代梁、晉、漢、周的都城。北宋統一,仍建都於此,也稱為汴京或東京(另有西京洛陽,北京大名,南京商丘)。東西穿城而過的汴河東流之泗州(今江蘇盱眙),匯入淮河,是開封賴以建都的生命線,也是東南物資漕運東京的大動脈。不僅江淮、荊湖、兩浙、福建,遠至四川、兩廣的漕運物資,也都在真(今江蘇儀徵)、揚(今江蘇揚州)、楚(今江蘇淮安)、泗州改裝綱船,經汴河運送京師。汴河裡常年漕運的綱船達六千艘,每綱每年往返運輸四次。由於汴河沿線往來舟船、客商絡繹不絕,臨河自然形成為數眾多的交易場所,稱為&ldo;河市&rdo;,最繁華的河市應屬東京河段。
開封有宮、裡、外三道城牆,把這個城市化為若干區域。宮城即皇城,太祖時仿照洛陽宮殿,在五代宮城基礎上大規模改建而成。宮城周長五里,南面三門,東、西、北三面各僅一門,東西門之間有一橫街,街南為中央政府機構所在地,街北為皇帝居住生活區。由於宮城原來規模較小,宋徽宗時在宮城外北部營建延福新宮,實為宮城的延伸和擴大,徽宗後期即居住在此。
裡城,又名舊城,即唐代汴州舊城,周長二十里,除東面兩門外,其餘三面各三門。
外城,又稱新城和羅城,宋初也稱國城,改筑後周長五十里,城高四丈,城樓建築宏偉壯麗。城外有護城濠,名叫護龍河,比汴河寬三倍。外城南面三門,東面兩門,北面四門,西面三門,另有水門多座。
從交通來看,開封城內幾條御路構成主幹道。從皇城南面正中的宣德門往南,經裡城朱雀門,直達外城南薰門,時稱御街,路寬二百餘步,兩邊都是御廊,是開封最繁華的大街。從相國寺東側向北,過開寶寺直達外城的新封丘門,也是重要的御路。此外,外城從萬盛門到新曹門,從新鄭門到新宋門,各有一條東西走向的主幹道;而從陳橋門到陳州門,從衛州門到戴樓門,則構成南北走向的兩條主幹道。
宋代東京城市佈局和結構,較之前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入宋以後,進入城市的商人與工匠絡繹不絕,唐代以來封閉性的坊式結構不能適應城市商品經濟日益發展的要求。於是,坊市隔絕的舊格局漸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商人在坊區內街道兩旁陸續開設了店鋪。有的店鋪為了擴大營業面積,連通衢大道也要佔上一席之地,以至徽宗時不得不向他們收取&ldo;侵街房廊費&rdo;。
既然坊市已打通,臨街已開店,為滿足市民夜生活的延長,商家為了追求更多的商業利益,原先坊市制下長期實行的&ldo;夜禁&rdo;也自然而然宣佈取消,開封城裡出現了&ldo;夜市&rdo;、&ldo;早市&rdo;和&ldo;鬼市&rdo;。據《東京夢華錄》載,各種店鋪的夜市直至三更方盡,五更又重新開張;如果熱鬧去處,更是通曉不絕;而有的茶房每天五更點燈開張,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
不僅坊市格局被打破,城郭的限制也被打破。由於城市化程序加快,人口不斷湧向城市,城門以外或城郭附近多有居民居住,以至城外發展成新城。新城或外城因不再有坊市的區分,便以&ldo;廂&rdo;作為劃分管理區域的名稱。廂的本意就是正房兩邊的住房,用來指稱和區劃近城的地區是恰如其分的。於是,&ldo;廂&rdo;逐漸取代&ldo;坊&rdo;作為新老城區統一劃分的單位。宋真宗時因汴京城外,居民頗多,特命置新城外八個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