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第1/2頁)
吃青菜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述內容,準確反映了這樣一個狀況:李淵自知權力已被李世民掌握,自己已是多餘之人,也就不再幹預政事。而李世民表面上對李淵以隆禮相敬,遇有大事還要把李淵拉出來以示當今皇帝對太上皇的尊敬,但發自肺腑的感情已經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是作秀而已。隨著政治軍事事務的日趨繁忙,連作秀的時候也越來越少。李淵心中肯定不滿,但無可奈何,好在李世民仍然好吃好喝地供著他,想想早已不在人世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淵也就不再多想了。
馬周的這篇奏摺,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也有收錄。
司馬光的意思,當是:一、表現李世民勇於納諫的好做法(據記載,李世民對馬周的話深表同意),二、告誡皇帝避免犯李世民的錯誤,要為普天之下樹立尊老敬老的好榜樣。
或許,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他也想借馬周的奏摺,從側面展現當時的真實狀況。
不過無論如何,人死為大。應當身體力行作為天下典範的李世民在父親安葬的問題上可是嚴格按照規定來的。
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六日,李淵去世。李世民隨即放下一切工作為父親服喪。
按照禮法,父親去世兒子要服三年之喪,三年要始終穿著喪服,不得喝酒吃肉,聽小曲、看歌舞更是大忌。更要命的是最好能夠不停地哭泣,哭出血最好,以此表明自己的孝心與懷念親人的痛苦。
然而國不可一日無君。四天之後,文武百官們就共同上疏請求李世民恢復工作,化悲痛為力量,把對亡父的思念轉化為工作的動力,繼續投入到偉大的貞觀建設中去。
一臉哀傷的李世民下詔:不準。任何事情,也不能打斷我對父皇的思念,不能阻擋我表達對父皇的孝心。然而國家大事不能荒廢。所以從現在開始,所有國家大事,百官們都匯報到東宮,由太子李承乾決定。
話雖如此,但是大家都清楚,太子李承乾雖說本年已滿十八歲,但對於管理整個國家來說,豐富的經驗更為重要。況且這時吐谷渾方面戰事仍在進行中,這些問題哪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能挑得起的擔子?真正的決策者,應該還是李世民。只是礙於禮法,他不能走到前臺來,只能由兒子出面接收,但最終拍板還得自己來。當然了,太子也該為日後多做準備,現在也是鍛鍊他的良好時機。
從此,李世民每次出京巡視,都由太子李承乾監國,主持政府工作。這是後話了。
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十一月,李世民把父親李淵與早已去世的母親竇皇后合葬在獻陵,李淵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竇皇后諡號太穆皇后。
然而不等李世民的孝服脫下,當年十二月,吐谷渾汗國再次告急:可汗慕容順被殺,兒子慕容諾曷缽即位,國內政局動盪!
慕容順即位不久,何故被殺?
當初貴族們在慕容順的帶領下斬殺天柱王,投降唐軍,擁立慕容順為新的可汗。但這並不意味著慕容順在國內的威望很高,根基深厚。恰恰相反,由於多年在中原充當人質角色,慕容順一直被視為過於漢化,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吐谷渾人。殺天柱王,登上汗位,更多的是由於形勢所迫,必須要推選出一個親漢政權的首領,以解燃眉之急的緣故。
慕容順即位後,與國內高層的矛盾不斷湧現。根據多年對漢人政權的觀察,他非常想改變吐谷渾國內的各項政治、軍事體制,實施自己的政治抱負。
可是,他忘記了,很多事情並不是你想你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好的。改變勢必會觸及當權階層的利益,如果再不加以合理的安撫,結果只能是如商鞅的下場。
終於有一天,在原本就不服和現在更不滿的情緒作用下,貴族們衝進了皇宮殺死了慕容順,擁立他的兒子慕容諾曷缽繼位。慕容諾曷缽年紀尚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