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第1/2頁)
吃青菜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活著的時候風光無限,死了也是不同凡響。那叫駕崩,全國人民都要披麻戴孝當孝子。完了靈位進太廟,後世還要頂禮膜拜。史官也要用&ldo;本紀&rdo;來記述自己,不可直呼姓名,只能說是&ldo;帝&rdo;、&ldo;上&rdo;、&ldo;宗&rdo;等等,還要冠上諸如&ldo;孝欽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rdo;這樣一大堆美好字眼的諡號。那些區區親王們,只能是以&ldo;列傳&rdo;的身份進入史書,很有可能還要和一大幫子人擠在一個&ldo;列傳&rdo;裡,實在是太憋屈了。
相信李泰同志同樣比較過皇帝和親王的諸多差別。所以,他準備發力一搏,不被親王的待遇所羈絆,全力向太子寶座發起衝擊。
可是,親王和太子雖說只有一步之隔,但那一步,卻又恍如萬裡那麼遙遠。
於是,李泰決定充分挖掘自己的長處,在皇帝爸爸面前先混個好名聲。
李泰對自己進行了科學的分析,決定從最擅長的文學著手。可是在文星璀璨的大唐天空中,如何才能穩定地確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就在李泰為難之時,他的屬官,深知李泰&ldo;大志&rdo;的司馬蘇勖給他出了個主意。
這個主意,就是寫書。
李泰自知才能和水平有限,朝中百官多的是飽學之士,寫出來的書難以達到預期的震撼性效果,因此對該方案持懷疑態度。
須知好的屬下不光要出主意,還要提供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蘇勖早在進言之前就已經訂好了具體的方案。於是,他主動將話題更深入了一步:&ldo;殿下不必為此事憂慮,下官已有一計。&rdo;
李泰頓時來了興趣:&ldo;噢,說來聽聽?&rdo;
&ldo;殿下,戰國末年,呂不韋以一介商人一躍成為了秦國相國,然其早年出身卑賤,沒有文韜武略,於大夫群中無有名望。然其以相國之權,萬金之富招徠門客,從中選拔人才,終成《呂氏春秋》,流芳百世。殿下目前之權勢與財富,比那呂不韋只多不少,何不效仿?書成,則陛下定然大喜,滿朝公卿,皆要仰望殿下,心存欽佩。殿下之名,亦可聞達於天下!&rdo;
李泰何等聰明,頓時大喜:&ldo;好計!司馬為我立下大功一件!&rdo;
第三十八章 李泰的野心
說幹就幹。李泰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皇帝爸爸提出申請,在魏王府設立文學館。理由是希望能夠多與各方高士接觸交流,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也可為國招集人才。
爸爸李世民素知李泰愛好文學,對這個兒子本就比較偏愛,很痛快地便同意了。
然而建文學館,可不是準備幾間房子,再添置一些文房四寶這麼簡單。
李世民批准李泰在自己府中設文學館,也就是說該部門已經官方認可,其中人員屬於政府編制,由國家財政統一撥款。
但是這些人都是李泰招來的,他們只會對李泰感恩戴德,從而成為李泰的家臣。換句話說,李泰在用國家的錢培養自己的勢力。
本來國庫充實,這點支出倒也沒啥。可是別的親王們不幹了,大家頭銜都一樣,憑什麼你搞特殊化?
這裡要提一下,唐代禮法對於各部門的人員編制和職責分工有明確規定,王府屬官的設定也不例外。
具體說來,有親王師傅一人,從三品銜,負責傳道授業解惑;
諮議參軍一人,正五品,具體負責王府事務的參謀和討論;
&ldo;友&rdo;一人(這可不是泛指朋友,而是專門的職務名)負責陪同親王遊玩,同時還要藉機向王爺們灌輸道義,及時規勸他們的不當行為(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