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第1/2頁)
吃青菜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說這些,不是想替誰翻案,也不是認為李建成如果當皇帝可能會強過李世民等等。這些沒有意義,歷史就是歷史,不會改變。我只想把那些被人為改動或是杜撰的內容盡我所能地去掉,還原給大家歷史的真正面目。
唐太宗李世民作為皇帝的確稱得上是一代賢君,用人得當,治國有方。只是,他修改了歷史,找了些為人不齒的傢伙給自己塗脂抹粉再蒙上一層高尚的面紗,在這一點上,實在算不上光明磊落。
當然了,李建成對於自己和二弟之間的局面也很清楚,但是作為未來的皇帝,他更傾向於逐漸地削弱秦王的實力,最後全部解決掉。
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個決定無疑是正確的,因為秦王當時文有&ldo;十八學士&rdo;,足智多謀,武有程知節(更響亮的大名叫程咬金)、秦瓊(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等武將,實力絕對雄厚。
反觀太子一方,謀臣提的上號的就是魏徵、王皀等,武將只有當時還不十分有名的薛萬徹等,與李世民的勢力相比差距很大。
最能壯大自己,同時削弱對手的招數莫過於挖牆腳。於是,李建成他們開始給尉遲敬德等人送禮,可惜幾乎毫無所獲。那些人彷彿瞎了眼似的,居然敢拒絕太子送上的好意。
與此同時,李世民一方也在努力挖哥哥的牆角。結果同樣收穫甚微,東宮的官員們大多也不是利令智昏之輩。
但相比李建成,李世民他們還是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宮城北方正門玄武門的駐軍站到了自己一邊。
當時玄武門守將姓常名何。不少人根據後來發生的玄武門之變認為常何原是李建成的人,卻被李世民收買,做了臥底,在李建成之死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是根據記載,常何時任中郎將,後來直到太宗即位數年後,他還是中郎將,沒有一點進步。而那些在玄武門之變中出過力的,無一例外全都加了官進了爵。可見,常何倒不一定為李世民出過什麼力,更可能的是他當時明哲保身,兩不得罪,所以後來功過相抵,倒也算保住了身家性命。
儘管為首的將領不一定倒戈,不過駐軍卻是很明顯地為李世民效力的。這一點在玄武門之變的過程中體現得非常明顯。
這些已是後話。對於李建成和李元吉來說,既然收買不成,那麼就想辦法將秦王府的人疏散,孤立李世民,同樣可以對他構成致命的打擊。
機會很快就來了。
邊境守軍傳來訊息:有東突厥部隊大舉侵入邊塞,請求支援。
這次,李元吉取代李世民成為統帥出兵迎戰。他藉機把秦王府的所有精銳部隊編入遠徵軍序列,大名鼎鼎的尉遲敬德、秦叔寶等均名列其中。
更有甚者,還有進一步的訊息,說是太子和齊王準備在送行的宴會上對李世民下手,然後把已經劃歸李元吉指揮的秦叔寶等人活埋,以徹底剷平秦王的勢力。
說實話,這個情報的真實性不得而知。不過這件事情只是給火上再澆了最後一勺油而已,此時秦王陣營的殺機已經完全被激發了起來。玄武門的刀光劍影,已然隱隱浮現。
秦王府內,氣氛緊張。李世民的鐵桿死黨兼大舅子長孫無忌等人正極力勸說李世民先下手為強,殺了太子和齊王,以絕後患。一向以英明神武著稱的李世民卻猶豫再三,遲遲不作決定。
一籌莫展之際,有人提出:找一個人來,以他的意見作為最終的決定。
李世民表示同意。
這個人是誰?為什麼李世民也要聽他的話?
他姓甚名誰,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是他的職業,以及李世民找他來的原因,這個人的職業是算卦。李世民找他,是因為他想把最終的決定權交給老天。
我國文化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