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審訊時,中國士兵問他為什麼不觀察外面,他回答道:&ldo;不能抬頭……&rdo;
1952年3月26日,根據中朝軍隊坑道工事已經初具規模和小部隊活動的經驗,志司總部明確提出了&ldo;採取積極手段,鞏固現有陣地,不放過任何有利戰機,殲擊運動的暴露的敵人,相機擠佔地方&rdo;的作戰方針。
此後,中朝軍隊小分隊戰術活動有了新的發展,僅4月份,中國軍隊即擠佔敵陣地十四處。到5月的時候,中朝軍隊以坑道為主的防禦體系已基本成型,這種小分隊作戰活動和冷槍冷炮活動互相配合,相得益彰,逐漸在全線展開,很快就將鬥爭重點推向了&ldo;聯合國軍&rdo;陣地。
中國士兵的幸福就是美軍士兵的痛苦,朝鮮戰場上的美國大兵們天天在恐懼中煎熬。白天,中國軍隊陣地上的神槍手、神炮手們不知何時就會射來致命的子彈和炮彈;而夜晚則更是中國軍隊的天下,神出鬼沒的中國人到處抓俘虜或者小分隊突襲。特別是前沿的美軍士兵們更是白天要小心翼翼,晚上也睡不好覺。美40師160團重機槍連上士羅伯特﹒格里斯後來回憶道:
&ldo;誰都不想離開地堡,但又明白該出還得出,否則敵人就會來按你的門鈴了。可是當你出來時,總有該死的中國人打你。夜裡幾乎不能入睡,因為你得想第二天到來時腦袋是否還長在自己的肩膀上。經常有在地堡裡和觀察哨位上睡覺的人,晚上還是囫圇的,到早晨就丟了腦袋。敵人的夜間巡邏隊非常活躍。你可以坐在地堡裡一整天,死死盯著前方,發誓你把眼前的一切都牢記在心了。可是一旦夜幕降臨,所有那些樹木似乎都長出了腿,跳著東方的舞蹈朝你走來。我多次挨炸,也多次還擊。在天寒地凍和無人地帶的巡邏中,我們努力地活了下來。也許就戰爭而言,這不算太糟,但對我而言,我已經受夠了。&rdo;
李奇微對中國軍隊的這種戰法也是束手無策,他在他的回憶錄中曾這樣寫道:
&ldo;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守衛在孤零零的碉堡(碉堡四周放著沙袋,設定了鐵絲網,可以在各個方向上對付敵人的攻擊)中計程車兵們往往吃驚地發現,敵人在夜暗中已悄然無聲地出現在我方陣地上,還常常發現,四、五個穿著膠底鞋的中國人已經不聲不響地潛入他們與前哨警戒線之間的地帶。這時,訊號彈就會從敵人戰線那邊升起,瘋狂的軍號聲就會把我方哨兵嚇進碉堡,幾乎來不及發出口令,戰鬥就打響了。&rdo;
&ldo;中國人的夜間進攻特別神秘莫測,不可思議。&rdo;
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歷史學家在其官方戰史中則是這樣記載的:
&ldo;身穿打著補丁的棉製軍裝的中國士兵在這件事情上勝過地球上任何國家計程車兵;他們能夠在夜色的掩護下極其秘密地滲透到敵人的陣地中去,簡直令人難以置信。&rdo;
中國軍隊則給狙擊活動起了一個極富中國特色的名字:&ldo;冷槍冷炮殺敵運動。&rdo;
在韓戰之前,各國軍隊都只將少數狙擊兵進行的這種獵殺行動作為一種補充戰術,像中國軍隊在朝鮮戰場上這樣,將其作為一種群眾性的、帶有某種戰略色彩的大規模狙殺運動,是世界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這種爭取戰略主動權的狙殺行動一直持續到整個戰爭結束。
橫貫整個朝鮮半島、綿延二百多公里的戰線上,活躍著成千上萬個志願軍狙擊手。他們潛伏在任何可以藏身的隱秘之地,像無數只可怕的獵豹一樣耐心地等待著每一個可能出現的機會,隨時獵殺任何暴露目標的對手,令敵人風聲鶴唳,聞風喪膽。
第五節轉守為攻
更新時間2010-9-18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