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汴梁城東的明軍大營內。
老朱又一次接到了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的書信檔案,這是八月初一的午後。
與以往不同,這一次,那怕依舊充滿了期待,老朱拆封時,多少帶著些心不在焉。
還是北方的戰事。
押了一次重注,該做的準備都已經做了,前期無論‘關門’還是‘圍城’,都如同預期,一切順利,然而,臨門一腳,難免患得患失。
那怕事情不成,老朱其實也做了心理準備,以及相應的後續方案。
未慮勝,先慮敗。
可是,為山已然九仞,若沒能完成這次大都之戰的首要戰略目標,摧毀元室根基,那……實在讓人不甘心啊。
】
更甚至,老朱也不由擔心。
大明大半的精銳都押在了這一戰之上,萬一有甚麼閃失,又如何是好?
因此還生出些淺澹的悔意。
或許,還是該穩一些。
那怕按照曾經《天書》上所載,放了至正帝父子北逃,先徹底拿下中原,再圖後續,似乎,也是不錯。
何必著急?
然而,明明已經知道曾經的結果,若不順勢而為,又實在不甘心。
思緒紛亂間,老朱先取了包裹裡的朱塬書信,拆開
這次主要提及了兩件事。
第一個,朱塬分別在沂州和明州兩邊開始試煉焦炭。
信中首先大致闡述了一番自宋時就已經出現的焦炭工藝,照例抽絲剝繭,講明其中道理。
焦炭之前,傳統的冶鐵,那怕使用最好的燃料,再配合鼓風,也只能將溫度提升到1500度左右,這恰好是鐵料將融未融的狀態,結果就是粗鐵含有諸多雜質,需要後續諸多額外流程,才能得到鋼材。
相比起來,由煤炭煉製的焦炭,同樣配合鼓風等措施,能將溫度提升到2000度以上。
這個溫度,不僅能夠徹底融化鐵料,同時能夠融化的,還有那元素週期表上其他與鐵相鄰的多種金屬元素,因此可以製作擁有防鏽、高彈等多種物理特性的合金。
更關鍵一點,利用焦炭,工匠可以建造比傳統鐵爐要大很多的高爐,以此大幅提升鋼鐵產量。
鋼鐵產量,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的核心指標。
老朱讀到這裡,也明白,這甚麼‘核心指標’,顯然是幾百年後的說法。
說起來,自從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出現,無論是那經濟之學,還是近期的《化學》乃至這焦炭冶鐵工藝,因為朱塬毫無保留且淺顯易懂的各種講解,讓老朱覺得,這世間萬物在他眼中,不知不覺,越來越是簡單。
簡單到以往幾十年人生往往看到會覺得神奇之事,到了當下,因為能夠一眼看透本質,甚至都有些索然無味。
就像那怕手裡的信紙。
之前這邊隨意問問,那邊也隨意答來。
所謂造紙,無論浸泡蒸煮,還是搗碎漂洗,諸多流程,都是為了去除雜質,遴取木質纖維,這是構成紙張的主要材質。
萬變不離其宗。
明白了其中道理,那怕普通人,幾番嘗試之後,都能自己造紙。
就是這麼簡單。
索然無味。
再說這次的焦炭,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說完焦炭與鋼鐵的關聯,卻又轉了個彎,表示這次煉焦,主要是為了燒製一些玻璃。
燒製玻璃,是為了製作一種叫做溫度計的東西。
製作溫度計,是為了推進人工孵化。
人工孵化禽苗,是為了解決海洋捕撈中當場處理的魚獲下水被直接丟棄浪費的問題,同時打通又一條產業鏈,將來不僅能夠出產大批肉禽,整條產業鏈,還可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