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月廿九,洪武元年四月份的最後一天,定海港口,朱塬終於送走了今年的第二批糧船,也送走了這個四月。
這個月,中原其實發生了很多事情。
第一件大事,應該先從三月底說起。
察覺到共同守禦汴梁的前紅軍將領左君弼有投降之意,元廷汴梁守將李克彝再次採取了堅壁清野的方法,提前驅趕汴梁百姓向西逃去。於是,三月廿九,左君弼獻汴梁城。
拿下汴梁,不僅政治意義巨大,河南戰局也完全傾向於明軍一邊。
隨後,四月初一,南線,廖永忠抵達東莞,盤踞廣州的元江西分省左丞何真率官屬出迎,正式投降,東南沿海最後一個稍有實力的割據勢力宣告覆滅。
南線再無大患。
四月初八,塔兒灣之戰。
明軍兵不血刃地拿下汴梁,並沒有停留,快速向西進軍,出虎牢關,與河南行省平章兼元梁王阿魯溫對陣塔兒灣。
當是時,兩軍陣列洛水南北十餘里,旌旗招展,鼓聲擂擂。
徵虜副將軍常遇春單騎突入敵陣,面對二十餘騎攢槊而來,怡然無懼,發失斃其前鋒,元軍因是銳氣盡喪,徵虜大將軍徐達趁機麾眾而至,元軍亂陣退走,明軍追敵五十餘里,殺傷俘獲無算。
此戰之後,元梁王阿魯溫投降,李克彝退走陝西。
河南平定。
訊息傳回金陵,老朱遣使赴河南,嘉許諸軍,並令中書稽核軍功。惟有徵虜副將軍常遇春迎來皇帝近臣私下口傳戒諭:“汝為大將,顧與小校爭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
再就是月底的兩件事。
四月廿三,設定山東行中書省,調江西行省參政汪廣洋為山東行省參政。
江西行省參政暫時空缺。
四月廿四,明州正是大風大雨的時候,都督同知馮勝取潼關,潼關守將李思齊、張思道不戰而走。既取潼關,金陵傳令,要求諸軍停止西進,全力平穩河南地方,為北進做準備。
四月廿五,明州,風停雨住。
四月廿七,小滿。
對於明州漁民而言,小滿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通常這時節前後,大黃魚群就從南邊一路來到了舟山群島區域,每年最大規模的一次海上捕撈就此開啟。
四月廿八,第二批運糧船隊出發趕往山東的前一天,被風雨耽擱在象山的黎圭所率海捕船隊終於順利返回定海。
定海城東碼頭。
第二批運糧船隊的負責主官是營海衛指揮同知常斷。
另外,寫意的哥哥喬安這次也一同隨行。
透過之前剿捕海寇積累的功勳,再加上營海衛擴編,喬安很順利地從百戶晉升為千戶,這次負責那1000專門護衛的海軍,某種程度上和計劃中第三批運糧船隊的華高侄子華嶽一樣,也算是二把手。
只要這次運糧成功,喬安能順理成章地再積累一份功勳。
不過,朱塬卻沒打算讓喬安再繼續太快地晉升。
總要避嫌一些。
眼看著第二批運糧船隊身影逐漸消失,朱塬才轉身離開城東碼頭的長堤。一邊與身旁的華高等人說著事情,腦子裡也是一堆的事情。
第一批運糧船隊,稍後幾日也該返回。
朱塬一直關注著山東那邊的情況。
第一批運糧船隊抵達山東,都督同知康茂才本來希望部分船隻能夠透過內陸運河再往濟南,隨後發現,行不通。
最低500料的海船,還是太大。
因為,從膠州到濟南的運河……嚴格來說,就不算運河。
山東半島唯一的一條官方運河是膠來運河,南北穿過半島,那是元廷早年為了海運船隻不再繞過山東半島而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