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朱的訊息再次傳來明州,首先是對刺殺案的處理。
牽扯到兩位幕後策劃,太倉陳氏,海鹽章氏,夷三族。直接執行者,海寇向二,凌遲處死。同時,賞銀萬兩追捕在逃首犯陳寧,死活毋論。
朱塬身邊人也沒能跑掉。
海軍都督華高,除榮祿大夫,並收回其名下全部職田17頃60畝。
拱衛指揮使司千戶趙續降為百戶,再加脊杖二十。
海軍都督府、營海使並明州上下一應文武官員,罰俸一月,留守朱塬身邊的五百拱衛指揮使司親軍,罰俸一月。
沒有提及左相。
李善長是被陳寧涉及陷害,這一點很清楚。
更何況,當前朝野上下最需要和睦一心,內部不能生亂。
負責來往傳信的聞造倒是私下告訴了朱塬關於左相處死了一名身邊人的事情,算是給皇帝陛下乃至明州這邊一個交代。
另外,朱塬也發現,老朱不知何時已經將原本的拱衛司提升為正三品級別的拱衛指揮使司,想來自家祖宗是越來越重視對內對外的監控。
或許下次可以提提意見。
拱衛指揮使司,到底沒有錦衣衛聽起來霸氣。
嗯……
第二件事,老朱不再要求朱塬立刻返回金陵,而是批准了他提交的‘明州海洋發展集團’相關方案,還在親筆回信中再次叮囑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可便宜行事,不必事事彙報。
隨後還有第三件事。
改天興衛為鎮海衛,改明州衛為營海衛,另外新設定海衛。
要求兼任天興衛指揮使的海軍副都督吳禎將改名後的鎮海衛重新擴編到一萬人。
要求兼任明州衛指揮使的朱塬揀選明州地方輕壯,同樣將營海衛擴編為一萬人。
新設定海衛由海軍都督華高親自兼任指揮使,以參議章存道統帥3000精銳處州鄉兵為基礎,並從沿海各個衛所抽調精銳,依舊是擴編為一萬人。
全新的‘鎮海’、‘營海’、‘定海’三衛成立背後,還有更關鍵的一道老朱密令。
老朱要求三大衛軍都必須在三月內整合完成。
預計六七月份,要求三衛至少挑選一萬五千精銳秘密北上,參與大都之戰。
相關詔令資訊量其實很大。
朱塬最先注意到一個,當下的定海縣,後來似乎就改名為鎮海縣,於是,鎮海衛和定海衛,朱塬明白,與營海衛類似,都是老朱考慮經營海洋而設立,與地名重疊,也只是恰好有個不錯的名字在這裡,但,還是覺得很有趣。
再就是,計劃出兵大都,老朱的態度明顯是以鎮海衛和定海衛為主,因此兩方主要募集有軍武經驗的其他衛所精兵和前地方割據降卒。朱塬這邊,期待不高,於是,營海衛可以揀選聚集定海的輕壯民夫。
不過,老朱也沒有把事情挑明。
朱塬是不可能上戰場的,但,營海衛若有其他將官軍士希望建功立業,老朱也不能把這條路給堵上。因此要求三衛挑選總計挑選一萬五千精銳,相當於至少給三衛各五千名額。若能多出這個數字,提前與老朱報備,金陵那邊顯然也不會拒絕。
朱塬也從中看出最重要的一件事。
老朱是打算一鼓作氣解決到北方元廷,而不再如同曾經那樣拖拖拉拉幾十年。
這也是朱塬希望看到的一個結果。
最後的第四件事,口頭嘉獎海軍都督府、營海司及明州上下官員齊心促成了海上運糧之事,考慮北伐還在繼續,功勞暫記,待北伐結束再統一續功。
這沒什麼可說,理所應當。
明州。
收到老朱回覆,隨後短短几天,朱塬就把明州海洋發展集團的框架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