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月初七的早朝發生了兩件事,形成了一個讓百官私下津津樂道的有趣對比。
第一件是劉基辭官。
朱元璋讓禮官當場宣讀了自己親自擬定的詔書,引用了劉基的辭呈,大概內容就是感念這位功臣之孝心,特准歸鄉。
同時,劉基辭去御史大夫兼太史令之職,正二品資善大夫進為從一品榮祿大夫,賞白銀一千兩,綵緞十匹,並賜田十頃。
這些都不稀奇。
被眾人議論的還是之後。
詔書同時追贈劉基父親劉爚為永嘉郡公,追贈劉基之母富氏為永嘉郡夫人。
劉基祖籍青田,舊屬永嘉郡。
外行看熱鬧。
但,能夠登上大明朝堂的,可沒幾個外行。
禮部在前一天就傳出了小道訊息,初六下午,皇帝陛下讓禮部議論劉基辭官的封賞和對其父母追贈之事。
封賞問題不大。
官員告老,若是榮歸,一般都是辭去正職,加一級散官,再有就是錢帛土地之類的賞賜,或者還能繼續領取俸祿。
關鍵是對劉基父母的追贈。
劉基父母都已經去世,按照劉基的正二品御史中丞官職,且沒有爵位,循照古制舊例,父親可追贈同級別或加恩再上一級的文散官,譬如劉基今日拿到的從一品榮祿大夫。
母親則是封為‘夫人’。
宋時舊制,一品二品官員的母親和妻子可封‘夫人’,三品為‘淑人’,四品為‘恭人’,以此類推。
最近才剛剛即位的皇帝陛下再次不按常理出牌,意外地追贈劉基父親為‘永嘉郡公’,追贈劉基母親富氏為‘永嘉郡夫人’。
這……
還能這麼來?
要知道劉基可是什麼爵位都沒有啊!
按照慣例,通常只有本身擁有爵位的大臣,父母追贈才能獲得同級或更高一級的爵位。
再聯想近日種種。
劉基在年前除夕早朝把朱元璋氣到當場拂袖而去,之後還傳出上位因此生了心病。
這之後,大家本想等正月初四看熱鬧,沒想到,正月初四,朱元璋即位這天,天宇廓清,星緯明朗,日光皎然。
大吉!
熱鬧沒看成。
再然後,皇帝陛下明顯假裝忘記了年前除夕那天的事情,劉基卻沒忘,雖說沒再追著崔計等人被殺之事不放,卻執拗地選擇了辭官。
以眾臣對老朱的瞭解,這一次不暴跳如雷才怪。
大家再一次猜錯。
不過,也大略能夠想象,應該是一直在陛下這裡最能說上話的皇后出了力。
最後結果,就是這份多少有些不倫不類的追贈。
即使只是沒有任何世襲權利的榮銜,但,大家也都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潛臺詞:你劉基堅持辭官,等於至少放棄了一個侯爵!
這一點,沒人懷疑。
畢竟按照劉基這些年的功績,與李善長一樣封公爵都不過分。但這位……大才是絕對大才,就是性格,實在是太過執拗了一些,以至於李善長已經是高高在上的宣國公,劉基卻連個最低等級的爵位都沒撈著。
不得不說,整件事,旁觀的所有人,哪怕劉基的政敵,實在都有些看不懂。
到底怎麼想的?
別人求都求不來的世襲罔替啊,就這麼棄如敝屣嗎?!
另外一件對比之事,則是方國珍的覲見。
憑藉一封言辭哀肯的乞降書,實際當然還是老朱為了大局著想,方國珍得以免死。臘月初請降到現在,這位浙東軍閥在路上拖拖拉拉了一個月,終於抵達金陵。
君臣一番奏對,朱元璋賞賜方國珍宅邸一座,命居金陵,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