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第1/2頁)
[德國]馬庫斯·沃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僅如此,和平運動還把一批積極支援蘇聯和東歐國家內持不同政見者的知名文人學者推到了前臺,如流亡美國的索忍尼辛、和索忍尼辛一樣被剝奪了國籍的東德著名歌手和詩人比爾曼、西德、諾貝爾文學獲獎人海因裡希&iddot;伯爾等。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的政治局擔心,人民可能會在其他問題上對共產黨政權發難。西德和平運動中的一些頭麵人物也令我頭痛不已。自從1975年蘇聯簽署了赫爾辛基人權協定後,東歐國家越來越難於拒絕這樣的人入境。
作為熟悉西歐政治氣候的外國情報局局長,我的任務是研究裁軍運動對北約國家的外交政策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並探討東德如何利用西方國家在這一牽動感情的問題上產生的裂隙。
西德經歷了1968年的學潮後,一批與德國共產黨關係密切的人成立了德國和平同盟。這並非是我方精心策劃的結果,至少成立之初不是。莫斯科與東柏林很樂於看到左翼積極分子成立這樣的團體,然後靜觀其發展。連我也為這類團體宣傳的觀點在社會上如此迅速紮根感到驚奇。我在二份給下屬的備忘錄中寫道:
出身富裕家庭的青年人的價值觀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對社會上的這部分人來說,個人的榮華富貴越來越不重要。關心人類的命運,聲援正義事業並追求一種&ldo;同感&rdo;才是真正有意義的。&ldo;同感&rdo;是指同屬於一個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和理想截然不同的團體。
西德青年價值觀的轉變給我們發展間諜提供了新的機會。為了謹慎起見,我們決定不在和平運動內部發展間諜。幹諜報這行,隨時都會有意外發生。如果人們發現反核抗議運動中的頭麵人物受了我們的利用,他們就會威信掃地,被追隨者和公眾視為蘇聯的小走卒。有幾次我們確實試探過有可能為我們做事的人。如果他們同意,我們會建議他們今後避免過多地卷人反核運動。這樣做還有一個明智的理由:主張裁軍的公民常常受到本國反諜報機構的監視,看他們是否與可疑的人有來往。
在這場核威懾理論的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較量中,公眾輿論如何看待莫斯科和華盛頓的意圖至關重要。我們的重點是反擊美國人宣傳的蘇聯威脅論。有一個組織在這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個組織名叫將軍爭取和平運動,聽上去簡直自相矛盾。它不過是和平運動中一個小小的分支。別看它人數寥寥無幾,對裁軍問題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將軍爭取和平運動成立幹1981年,其成員是因對北約的核理論不滿而退役的陸海軍將領。他們中包括:出身貴族,在波恩社交界和軍界頗有影響的退休西德陸軍少將馮&iddot;鮑迪辛公爵;英國的哈博特爾將軍;美國海軍上將馬歇爾&iddot;李;法國海軍將領桑吉奈蒂;荷蘭的馮&iddot;邁恩費爾特將軍;義大利的帕斯蒂將軍和葡萄牙的戈麥斯將軍。不久,新退休的西德精銳的第12坦克師師長巴斯蒂安將軍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他是一位優秀的軍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俄國前線受過傷。戰後曾任國防部顧問。被任命為第12坦克師師長前從上校一步步升至準將和少將。面對西德軍隊裡舊疾復發的傾向以及周圍高階軍官逐漸流露出的對納粹時代的懷舊情緒,巴斯蒂安將軍憂慮萬分,堅決反對美國在西德部署核武器。1980年他退役後,一心撲在和平運動上。私人生活方面,除了多年患病的妻子外,他還新結識了一位女友,叫凱利。凱利雍容大方,哪怕是最氣勢洶洶的鷹派人士受她魅力的感染也會耐心傾聽她陳述更溫和的政治觀點。
將軍爭取和平運動的智囊和主將是一個叫卡德的人。他曾是西德海軍陸戰隊的一名軍官,後來成為漢堡大學的歷史學家,還是一位論述和平問題的多產作家。他對德國和美國軍界和軍工界上層人士之間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