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第1/2頁)
[德國]馬庫斯·沃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沃爾夫同志,難道你看不出發出這樣一個訊號會帶來什麼後果嗎?&rdo;他回答說。&ldo;此人是個特務(安德羅波夫認為夏蘭斯基與中央情報局有染)。更重要的是,他是猶太人,在為猶太民族說話。我們國家遭受迫害的少數民族大多了。倘若現在對猶太人讓步,下一個又該輪到誰?伏爾加河流域的德裔人?克里米亞的韃靼人?還是卡爾梅克人或車臣人?&rdo;
安德羅波夫是指被史達林逐出家園的少數民族。史達林的用意是將潛在的敵人從他們的故土上連根拔掉。克格勃用&ldo;異己分子&rdo;一詞形容這些少數民族。我以前從未聽到過這個詞。蘇聯領導人覺得這些少數民族心存不滿,腦後有反骨。據安德羅波夫估計,這批人的人數高達850萬。
&ldo;在眼前困難的條件下,我們不能輕率地試圖解決所有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如果同時開啟所有閥門的話,人民發洩起不滿來會勢如雪崩,一發不可收拾。&rdo;安德羅波夫又解釋道。安德羅波夫終於向我吐露了真言。蘇聯人在人權問題上頑固不肯讓步的真正原因原來是害怕,害怕過去史達林將國內少數民族視為異己的做法會激化蘇聯的民族矛盾。夏蘭斯基於是不僅是蘇聯猶太人的象徵,而且也會成為許許多多&ldo;異己&rdo;民族的象徵。
今天似乎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夏蘭斯基是中央情報局的人。然而當年安德羅波夫對這一點堅信不疑。他尤其沒有任何必要對我撒謊。除了懷疑夏蘭斯基涉嫌從事間諜活動外,安德羅波夫還有更重要的考慮。他如此坦率地談到蘇聯隱含的少數民族問題,令我大為吃驚。安德羅波夫接下去說:&ldo;夏蘭斯基會成為所有猶太人的一面旗幟。由於過去史達林的排猶行為,這些人對蘇聯國家積怨甚深。他們在國外還有著勢力強大的朋友。眼下不是釋放他的時候。&rdo;談到蘇聯的衰弱時他同樣坦率。他提起14年前我倆見面時他曾說過,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標誌著蘇聯開始走下坡路。
我幾次試圖說服安德羅波夫同意交換夏蘭斯基,都失敗了。一聽到夏蘭斯基的名字,他就變得焦躁不安,大聲說:&ldo;他是個特務。沒什麼好講的。&rdo;我們的談話就此告終。
最終,紀堯姆還是因健康欠佳的緣故提前獲釋(他和安德羅波夫一樣患有腎病)。不管西德人多麼不情願,他們不得不算一筆帳。倘若紀堯姆死在獄中,他們用這具屍體是換不回己方有價值的間諜的。此外,昂納克接替烏布利希後非常重視這個問題並向施密特暗示,除非此事得到解決,否則他也許會限制交換俘虜以及兩德之間家庭成員的團圓。
1980年,我隨米爾克飛赴莫斯科,借東德國家安全部成立30週年之際向克格勃的一些高階官員授獎章時再次見到安德羅波夫。無論是克格勃還是東歐集團各國的情報機構均非常重視這類儀式。雙方基本上是一來一往。每逢他們紀念日時,他們向我們授勳。輪到我們的節日時,也向對方人員授獎。蘇聯陣營內各國之間彼此授來授去,最後沒人記得克格勃的頭頭腦腦得到過多少獎章。克格勃總部專門僱了一個人,負責確保出席這種場合的克格勃官員不至於戴錯獎章。我們這一次授給安德羅波夫的是一枚金質獎章,以紀念克格勃與東德國家安全部在過去30年中的兄弟般的合作。當時他正住院,但還是在醫院裡接受了這枚獎章。
1980年是蘇美關係劍拔弩張的一年。北約組織聲稱,由於蘇聯在俄羅斯西部和東德部署了ss-20機動飛彈,它必須對此採取反措施。1979年下半年,北約決定,除非1981年12月底以前蘇聯透過談判同意從我國撤出這批飛彈,否則它將在4個歐洲國家部署核飛彈,其中包括西德。這將使冷戰雙方直接受到近在颶尺的可以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