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第1/2頁)
[德國]馬庫斯·沃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此毫不奇怪,勃蘭特總理在挪威度假期間收到的有關外交政策的電文大部分都是涉及北約內部對《大西洋宣言》展開的討論。當時有關這一宣言的談判正處在關鍵時刻。紀堯姆負責跟蹤來往電傳,並為勃蘭特準備每天早上他與報紙一起看的檔案摘要。一個電視臺的攝影小組來到勃蘭特總理位於哈馬爾不遠的度假勝地拍紀錄片。攝影師把鏡頭對準了站在解碼機旁閱讀剛剛收到的一份電傳的紀堯姆,做夢也不會想到對面這個人是個王牌間諜。這段時間紀堯姆共影印了3份極其重要的電文。
第一份是尼克森用英文寫給勃蘭特的信,時間是1973年7月3日。信中他請勃蘭特和美國一道對法國人施壓,迫使他們簽署《宣言》。信上蓋有&ldo;私人函件&rdo;的戳記,並有尼克森的親筆落款。第二份是西德駐美大使對西德和美國之間秘密會談的詳細匯報。西德外長謝爾在會談中告訴基辛格和尼克森,這一宣言是尼克森計算好的一著棋,想在歐安會談判之前加強美國的談判地位。他看不出歐洲人為什麼應當乖乖地就範。基辛格和尼克森則表示擔心,蘇聯的核戰略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如果不從技術方面加強北約的話,美國恐再也無法保證對蘇聯發動的地面進攻進行首次核打擊。紀堯姆從勃蘭特私人電傳機上撕下來的第三份電文載有勃蘭特私人顧問對整個事件的看法。他敦促勃蘭特不要理睬美國人的壓力,繼續與法國保持良好關係。
北約組織內的歐洲盟國對美國人的不滿言論繼續源源不斷地從電傳機上落入紀堯姆的手中。他瀏覽了英國對美國這一戰略方針的反對意見。巴黎的措詞更為激烈。法國外長米歇爾&iddot;若貝爾指責美國人扮演消防隊,先放上一把火,然後藉機衝上來滅火。
該是勃蘭特給他的外交部長寫信闡述他的立場的時候了。可他對手下顧問從波恩發來的草稿不滿意,一連幾小時在這份稿子上改來改去,用一桿綠色粗頭水筆劃出應強調的重點並修改原來的措詞。勃蘭特把改好的稿子交給紀堯姆,讓他用總理的保密電傳機發回波恩。紀堯姆藉口原稿太亂,無法交電傳室,用打字機打出了一份乾淨的稿子。誰也沒想起問勃蘭特的那份初稿到哪裡去了。
日後,在對紀堯姆的審判中,檢察官特別指出:
向蘇聯遞送涉及北約組織內部分歧的情報有可能在蘇聯人眼中削弱北約的威懾力量。這種威懾力量的基礎是其成員國齊心協力參加一項共同防禦計劃;聯盟內部的精誠團結以及敵對雙方軍事力量在戰略上的勢均力敵。其後果有可能導致蘇聯基於政治和戰略上的考慮採取步驟分化西方聯盟,並逐步演變成採用政治高壓手段……
紀堯姆後來撰寫了一本回憶錄。寫這本書的用意之一是為了利用這件事取笑波恩(我們情報局對原稿做了仔細的潤色。一是散佈假情報以保護其他的情報來源,二是宣傳我們工作的業績和意義)。紀堯姆在回憶錄裡也渲染了這種印象,即我們把勃蘭特的文稿搞到手是蘇聯陣營內情報機構的一大勝利。他在敘述勃蘭特總理在挪威度假的那一部分的結尾處說:
波恩的絕密檔案現在到了我們柏林的機要檔案保管員手裡。
他是指,影印完這幾份檔案後,他把它們放進手提箱交給聯絡員帶回了東柏林。人們一直對此深信不疑。誰想到多年後他的這番誇口卻給我慧來麻煩。
迄今為止從未透露過的一個令人震撼的事實是,我們並沒有原封不動地拿到這批載有華盛頓與其歐洲盟國的分歧詳情的有趣檔案。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1973年夏天,我們開始為紀堯姆夫婦的安全擔心。挪威度完假後,克里斯特爾開始感到有人盯梢。起初我們對她的擔心將信將疑。間諜有時會患多疑症,哪怕是這一行的老手也不例外。明明一切如常,他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