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第1/2頁)
[美]呂貝克·斯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哈麗特&iddot;博伊德1871年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早年曾對政治和歷史學感
興趣。她喜愛地理學同時自學繪製精確的地圖。當博伊德在麻薩諸塞州北安普頓的史密
斯學院就讀時,她聆聽了《尼羅河上1000哩漫遊記》作者阿米里碰&iddot;愛德華茲的演講。
按照她的女兒瑪麗&iddot;阿爾斯布魯克在1992年所著的《博伊德傳記》所述,正是愛德華茲
的這篇演講激發了博伊德對古代世界和考古學方面的持久興趣。當博伊德從史密斯學院
畢業後,她和幾位同學一道去歐洲旅行,隨後決定去希臘雅典的古典文學研究院的美國
學院學習古代希臘歷史和文化。
1896年博伊德到達希臘,考察了邁塞勒,她對這個城中龐大的石砌入口、荒蕪的宮
殿、寺廟和墳冢墓碑驚異萬分。她在這裡遇見了索菲姬&iddot;斯里曼,索菲姬曾參與過她丈
夫在特洛伊和邁塞勒探索事業,那時她伴隨著威爾黑爾姆&iddot;多爾普費爾德做有關古代雅
典寺廟講學旅行,那時多爾普費爾德已從斯里曼那兒接替了發掘特洛伊的工作。1897年
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爆發了戰爭,迫使博伊德的學習中斷。她加入了希臘軍團,自願成為
紅十字會的外藉女護士。在接近前沿陣地的幾個野戰醫院裡工作。在那一年中,她所護
理的希臘士兵受到了戰鬥傷亡和廣泛流行於希臘的傷寒病的罹難。1898年博伊德重新開
始了學習。她自詡為不是那類&ldo;與外界隔離的坐在圖書館讀書的學生&rdo;。她想去尋求她
自己的位置,也許這地方就在希臘的克里特島,正如她的女兒在後來所寫的那樣:&ldo;她
要去野外現場工作;去到那些曾經被認為是沒有婦女工作的地方工作&rdo;,在1900年初,
阿塞&iddot;伊文思途經雅典去克洛薩斯,博伊德勇敢地向他徵求建議。伊文思對博伊德諮詢
的回答是積極鼓勵的。在此基礎上,她向美國考古學研究所提出申請,他們同意對這個
樸實的考察隊提供資助。但不久雅典的考古學界卻對博伊德的大膽計劃議論紛紛。
博伊德和一位名叫吉恩&iddot;伯頓的美國朋友一道,在1900年4月到達了克里特島的首
府‐‐卡里亞。她前往克洛薩斯拜訪了伊文思,全神貫注地觀看工作人員清理伊文思認
為曾經是米諾斯(譯者註:希臘神話中的克里特島國王,死後在陰問任法官)王自己的
石椅寶座,他說這是&ldo;在歐洲最古老的寶座&rdo;。她還會見了德國考古學家費德瑞可&iddot;哈
爾布赫爾,他當時也正在這個島嶼上勘探,尋找一個適於發掘的位置。他想在幾個月內
就能找到古代克里特島人的宮殿記錄資料,然後在這遺址上開展他們下一個季節的野外
現場作業。
在克里特島的第一個季節結束時,博伊德和伯頓騎上騾子踏上返家旅途。博伊德打
算來年恢復她在卡塞沃的發掘工作,她不僅期望找到更多的古墳冢,而更要找到古克里
特島人的村落遺址。
1901年博伊德回到了卡沃塞。在克里特島工作的其他考古學家都為她感到惋惜;他
們都不相信在米納貝羅海灣能存在任何有意義的發現。或許博伊德能尋覓到的東西只不
過是一些鐵器時代的遺物,但要想找到古克里特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