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豫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畢敬業如同陷入深深的泥沼難以自拔,甚至到了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步了。
他甚至記不清自己是如何從海老的辦公室走出來的。反正他覺得心如墜鉛,頭重腳輕,一步三晃,如同飄忽在濃重的迷霧之中。
畢敬業回去後,遲遲不肯把報告打上來。
海老也沒有去催促畢敬業。
這並不是海老有意放畢敬業一馬,因為上級的&ldo;糾偏&rdo;檔案尚未下發。
但是,阿媽尼的立碑儀式,海老是特意趕來參加了。
畢敬業也專程前來了。雖然他不認識阿媽尼,但在這些日子裡,呂叔的影子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一直糾纏著他。特別是呂叔瞪著眼看他的表情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還有呂叔臨別時指著他的鼻子說的那句話:&ldo;畢敬業,我這會兒才知道你的心真黑,你不是共產黨,你比國民黨還國民黨!我告訴你畢敬業,我跟你的事兒沒完,我就是死了變成厲鬼也要纏著你……&rdo;這一切,使畢敬業一直處於高度的緊張之中,他體驗到了驚心動魄的滋味兒。
第77節:卷六 老革命海老(5)
為此,畢敬業非但主動前來,還以縣委書記的身份主持了立碑儀式。不知是出於內疚、悔恨,還是掩飾,反正在哀樂奏響那會兒,他竟淚水滂沱,抽泣得一哽一哽的。
海老一動,蓮州則動。
畢敬業一動,蓮花山縣全動。
僅從外地趕來的各種車輛,就排滿了恩公祠那寬闊的打穀場。各種花圈、輓聯、挽幛,層層疊疊地堆滿了阿媽尼墳前的荒坡。
立碑儀式的規格如此之高,這是恩公祠人始料不及的。
立碑儀式如此之隆重,慰藉了悲痛欲絕的恩公祠人。
很值得當時及後人反覆玩味的是海老親書的碑文:
革命村民阿媽尼之墓
其實,排查恩公祠餓死人事件,牽一髮而動全身,是扯出葫蘆帶起瓢。
如果說恩公祠事件是扯出的葫蘆的話,那麼這個瓢比葫蘆更大。
而且是出奇的大,大得觸目驚心。
這個瓢就是恩公祠水庫。
對此,畢敬業清楚,海老也心照不宣。
在蓮池現場會上,海老的激情演講,如同恩公祠水庫大會戰的動員令。當時鄉親們對修水庫,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工地上插滿了紅旗,男女老少齊上陣。這裡是人山人海,那裡是人海人山,鐵杴、扁擔、荊條筐、小推車……你來我往,一片聲響。
大人小孩老頭老婆都會唱:
蓮花山呀高又高,
恩公河呀長又長。
修好大水庫呀,
再不怕老龍王。
聽樁子伯說,這股熱火勁兒沒多久就撐不住了,為啥?底氣不足。連年的大躍進形勢,把全縣國有的、集體的、個人的家底兒都挖空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集全縣僅有的財力物力人力修水庫,還能不是雪上加霜嗎。當時畢書記和縣委的決心很大,提出的口號是&ldo;大戰六個月向元旦獻禮&rdo;。開始一個勞力每天的伙食標準是一斤半,接著消減為一斤,後來減為半斤,再後來減為二兩……最後連二兩的標準也籌不到了。人是鐵飯是鋼啊,又是跟石頭塊子打交道的苦重活兒,工程的進度自然減了下來。畢書記在工地指揮部的帳篷裡,用手槍點著縣糧食局杜鐵山局長的額頭嗷嗷大叫:&ldo;你要是再弄不來糧食我槍斃你!&rdo;杜局長流著淚說:&ldo;畢書記你槍斃我吧!全縣大大小小的倉庫都成空殼了呀,工程快下馬吧畢書記,趕快打報告向上級申請緊急調撥救濟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