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的聲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志強發現我們六個人出去,嘀咕了一陣後,只有我一個回到了餐廳,他應該判斷出有情況,即向我投來詢問的目光。
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我也不好跟他說什麼,就招呼大家好好享用美味的烤肉、好好吃飯,就笑著對大家說道:“他們幾個人都說吃飽了,想到附近的小山上活動活動筋骨,順便欣賞欣賞風光。”
這時我突然產生了一個極其後悔的念頭。今天到山上來吃飯,按規定只有我和趙志強隨身帶有一把制式手槍,而劉警官和他的那些戰士們卻是不能攜帶槍支的。他們就那樣赤手空拳去抓捕嫌犯,危險係數很大啊!想到這裡,我心裡頓時七上八下的、惴惴不安。我不停地埋怨自己,沒有在他們行動前把我的手槍交給劉警官使用!
這時,在坐的幾位都放下了筷子,看樣子大家也都吃好了,我就招呼大家喝茶。餐桌上我讓服務員給每人面前擺上了一套蓋碗茶,其實,今天這桌飯大家坐在一起多少都有點不自然。三位烈士的父母之間互相不熟悉,而他們又跟我和趙志強及張浩然幾個也都不熟悉。再加上,上午剛剛為他們犧牲的兒子舉辦了追悼會,這個時候本不應該大吃大喝。但大家總要繼續生活下去,總要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我就是本著這個原則請大家來此就餐的。現在,六個人出去辦事,一時半會可能回不來,我就想以茶為題給大家聊聊天,以消解室內略顯尷尬的局面。
我端起面前的茶盞,環視了一圈說道:“這個蓋碗茶也叫八寶茶,是寧都省的特產之一;根據記載,蓋碗茶起源唐朝,明朝時傳到了西北,形成了獨具西北特色的茶品。寧都人喝八寶茶喜歡用專用的茶具,它由茶蓋、茶碗、茶托三個部分組成,因此又被稱為‘三泡臺’,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西北人尤其是寧都人喜歡用蓋碗方式飲用,因此也稱‘蓋碗茶’。”
張浩然眨巴著她那漂亮的眼睛,端著她的茶杯,說道:“我家那裡好像也有這種茶,但好像配料不一樣,味道也有些差異!”
我說道:“你說得對!寧都省這邊的八寶茶,顧名思義即有八樣料,一般以茶葉為底,配以紅棗、枸杞、核桃仁、桂圓、芝麻、葡萄乾、菊花等,也可根據個人喜好新增不同的配料;將八種配料放入蓋碗中,衝以滾燙的水,料在蓋碗中翻滾;蓋上蓋,靜待二至三分鐘即可享用一杯。八寶茶的沖泡需要新增滾開的沸水,這樣在飲用時會發現每一口茶的味道都會略微發生改變,這是因為每種配料是在不同的時段釋放出其獨特的滋味的。經過這樣沖泡的八寶茶,喝起來香甜可口,滋味獨具,並有滋陰潤肺、清嗓利喉之功效。
趙志強喝了一口茶,說道:“老話說:自古嶺北不植茶。由於茶樹喜溫潤溼熱,對日照、降雨、空氣溼度等有特定的需求,因此部分北方地區,尤其西北難以種植茶樹;導致茶在西北的飲食文化中的影響遠不及長江以南地區。這寧都作為西北寒冷地區,能夠在綿延久長的歷史長河中產生八寶茶這樣的特產,也算是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張浩然馬上接過了趙志強的話題,說道:“是啊,寧都這裡並不產茶,但它能以八寶茶發展成為當地的一個特產,說明這種飲品在當地是非常受歡迎而且影響深遠的。”
我點頭稱讚道:“小妹說得太對了!要說這八寶茶,就要追溯到盛唐時期的絲綢之路了,當時來往的商人為解除睏乏,用各地的乾果,茶葉等特產熬煮飲用,隨後逐漸演變成迎賓待客的飲品。
唐代醫藥著作《外臺秘耍》中‘代茶飲方’就是對八寶茶的描述。其後,在宋代、元代、明代眾多古籍都記載了八寶茶。到了清代,八寶茶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上至宮廷,下至民間都常用藥茶養生保建。據民間傳說八寶茶在清朝是由慈禧太后精心製作的,採用八種天然植物為原料,獨特的配方和優質的香片;慈禧太后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