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若大小將領全都學著罔顧大局自行其是,城中每次只需以兩三百人為餌,就能換到更多糧草進城。屆時局面將出現更大逆轉,最終是咱們這邊被城中守軍拖到一擊即潰。&rdo;
連城短視,那三千宜陽兵就更不提了。
他們根本沒有想到,此行的戰術主旨雖是欺守城的代隊獨在異國為戰,補給艱難;但事實上,他們這支從屏城奔襲來的大軍同樣是遠地作戰,補給方面並不比代國守城軍容易到哪裡去。
衛朔望自然也想到了這個嚴重後果。可是,連城之所以敢擅自出擊,也是有所依仗的。
&ldo;他也曾以命護公子歸縉,我若殺他,公子便要落得不仁不義的罪名。而那三千人是宜陽君私兵,他知道我不敢真動他們。&rdo;
整隊一萬六千人,其中一萬五都是宜陽兵。若臨陣動用軍法砍了這些人,整隊大軍都要反。
&ldo;只能強行攻城了,&rdo;司金枝喃聲道,&ldo;雖必定付出慘重代價,但攻城宜早不宜遲,拖得越久對咱們越不利。&rdo;
司金枝說得沒錯,在自亂陣腳之前拼死一戰,至少有三成勝算。
就算最終攻城不下,至少不會面臨整支大軍分崩離析、以致任人宰割的局面。
在場幾人都明白,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是當前唯一自救之法。
可這道令,衛朔望實在無法果斷說出口。
若此時下令攻城,無疑是在用一萬六千人的性命,去為連城那三千人收拾爛攤子,最終勝負、能活下來多少人,那得賭天意。
這是衛朔望獨當一面統帥三軍的首仗,若最終戰敗甚至全軍覆沒,他就得背負&ldo;統兵無能&rdo;的惡名,此生再無機會被啟用了。
他與之前的李勝將軍不同,他沒有一個高貴顯赫的家族能替他的失敗善後託底。
他唯一的後盾是李恪昭,若然此戰未能拿下積玉鎮,李恪昭自身的處境都不會好到哪裡去,又何談保他?
身為主將之一的連城,因一時熱血上頭,沒有頂住部屬高漲但盲目的鬥志裹挾,將整支大軍及他的頂頭主帥全架在了火上,進退不得。
&ldo;司金枝聽令!整合三軍,今夜攻城!&rdo;歲行雲抬頭仰面,以掌捂住眼,決絕道,&ldo;金枝、明秀,還有……飛星。若此戰敗了,將來被追責時,你們都要記清楚,攻城令並未主帥衛朔望本意,而是督軍歲姬任性妄為,越權下達!&rdo;
絕不能讓衛朔望倒在名將之路的第一步,他是後世兵家學子的啟蒙先師。
師有礙,弟子服其勞。此戰若勝,功歸衛朔望;若敗,汙名由弟子歲行雲來背!
攻城之戰從三月十七夜打到三月二十。
這幾乎是不成功便成仁的一戰,所有人都傾巢而出,包括主帥衛朔望,也包括歲行雲。
也是無法之下的辦法。拼死決戰,士氣是關鍵,&ldo;大家跟我沖&rdo;,永遠比&ldo;大家給我沖&rdo;來得有效。
剛開始攻城時,歲行雲有那麼點恍惚。
兵家先聖衛朔望,團山屯軍的兩位締造者司金枝、葉明秀,光這三個名字同處一場戰役中,就足被載入戰史大書特書。
可她上輩子在後世,卻從無印象讀過&ldo;積玉鎮之戰&rdo;。是史料散佚?還是這戰敗了?
這疑問未能持續多久,一次次衝鋒攻城換來越發慘重的傷亡,這讓歲行雲殺紅了眼,哪裡還記得什麼疑問。
好在之前的練兵未白費,同時城中百姓也因早前搶糧之事對入侵的代國守軍有所積怨。
聽聞有本隊前來攻城收復失地,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