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無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洪武二十四年。
天府成都。
一箇中年文士,走向蜀王府中。
蜀王府的門人看清楚了來人的樣貌,客氣地問候:
“方先生早啊。”
方孝孺點了點頭。
作為大明朝有名的才子。
方孝孺在金鑾殿接受了朱元章的接見之後,被派往漢中擔任儒學教授。
蜀王愛財,洪武二十三年,便把方孝孺從漢中請了過來,以為蜀王的兒子教育為名。
蜀王愛書愛才,這一年來,方孝孺成為了蜀王的座上賓,受到了良好的款待。
每個月都會被蜀王請到王府之中,進行儒學宣講。
可是,這次已經兩個月了,蜀王還是沒有邀請方孝孺來進行講授。
雖然每月慣例的吃穿賞賜都沒有變化,但方孝孺心中還很是不安。
因此便前來蜀王府拜訪。
方孝孺這次進了王府,並沒有同平日一樣,直接被接到蜀王的書房中。
而是被請到了庭院稍候。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蜀王才邀請方孝孺進入書房。
方孝孺進入書房之中,才發現,原來蜀王的書房中,已經坐著一位中年文士。
方孝孺心中有些疑惑,這位又是哪裡來砸場子的?
只聽蜀王介紹道:
“這位便是周易先生。”
周易聽著蜀王介紹,向方孝孺笑了笑。
方孝孺聽了周易的名字,面目並沒有什麼開心或失落的表情。
只是恭敬的行禮,然後站在一旁,不說話。
周易此番來到成都,正是因為去年,得到了太子和徐家的支援。
準備在大明各省修建觀止堂。
周易在南京城中久居,靜極思動。
再加上期望體驗蜀道之難,便選擇西進,來到天府成都。
進入天府成都,第一件事情便是拜訪蜀王。
蜀王是一個愛書愛才的人,聽到了周易的計劃,又看到了朱標和朱元章許可的詔書,便是滿口答應,全力配合。
正在周易準備告辭離開的時候,不料方孝孺請求進來。
在蜀王徵求周易意見的時候,周易毫不猶豫地點了頭。
周易心中的確很想知道,這個在軍事上不如趙括,道德中被吹捧為聖人的人,到底長什麼樣?
周易心中更像知道,在不久後的靖難之役之中如此表現的方孝孺,到底是真的壞,還是真的傻。
反正,非傻即壞!
方孝孺看了看周易,又看了看蜀王,說道:
“孔子曾經說過,有朋友在遠方趕來……又怎麼不會令人快樂呢?”
蜀王點了點頭,這的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緊接著,方孝孺高談闊論起來,每句話都離不開先賢曾經說過什麼。
蜀王跟著附和,似乎是真正地認同,也似乎是逢場作戲,應和了一會兒,轉身看向周易:
“方先生也曾經做過漢中的博士,對於教導學生。
您二位應該多多交流,互相學習啊。”
周易向方孝孺講述了觀止堂有別於其他私塾的地方。
一方面,教師是經過統一培訓,使用統一教材,進行授課。
另一方面,只講白話文,文言文作為選讀內容,只是眾多學科中的一種,並不是全部。
方孝孺聽著周易說的話,眉頭緊緊地皺著。
方孝孺引用了孔子說的話,對待學生應該要“因材施教。”,而周易所提出的使用統一教材,並不利於教師因材施教。
蜀王聽到方孝孺的話,也點了點頭,表示方孝孺說得話,有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