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有本事的總人妒忌 (第1/2頁)
半夢春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情緒高漲的眾人圍著大佐指揮刀,足足看了一個多小時這才心滿意足的回到座位上。
這也不能算他們大驚小怪,想要繳獲一把鬼子的大佐指揮刀,實在太難太難了。
這把繳獲的大佐指揮刀,只要報紙宣傳出去之後,必然能夠提升鼓舞全國軍民抗戰的信心。
自從抗戰進入了相持階段以來以來,國內的形勢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
鬼子從開始的正面戰場對國軍部隊的主動進攻,改為了對國軍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政策。
而南京的汪偽政府就是典型的被鬼子政治又降了。
國軍政府在英美國家的勸降撮合和汪精衛投降的複雜情況下,也開始動搖了抗戰決心,在長沙準備與鬼子談判,準備對鬼子妥協。
眼下鬼子全面加強對華夏的經濟封鎖、軍事進攻和政治誘降,給抗戰增加了更大的困難,國民黨內一些人更加動搖,妥協投降危機空前嚴重。
消滅宮本聯隊這場勝仗,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國軍的信心,降低黨記憶體在的妥協危機。
這些才是楚雲飛後面留下來召開記者釋出會的主要目的。
對於司令的心思,楚雲飛還是瞭解的比較清楚。
抗戰初期,為了保護他多年來苦心經營起來的家當,他對鬼子採取積極進攻的態度。
自從1937年晉綏軍、國軍軍、八路聯合抗擊鬼子的“忻口戰役”,以傷亡10萬餘人的代價,殲滅日軍2萬餘人。
阻擊了鬼子的南進計劃,大量消耗了鬼子的有生力量和物資裝備。
極大地鼓舞了全國抗日軍民計程車氣和信心!
但是,也正是抗戰前期與日本的血戰,令其兵力折損過半,讓他嚇破了膽,哀鳴道“這樣打下去,幾個月就全部打光!”
自從退居臨汾後,鬼子對國軍採取軟硬兼施,又拉又打的策略,
面對國軍正面戰場的失利,司令對抗戰發生動搖乃至失去信心,對抗戰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司令如今為了儲存實力,面對鬼子伸來的橄欖枝,才會眼熱心動開始了與鬼子沆瀣一氣的動作。
對於這個自己這個司令,楚雲飛既頭疼又無奈。
司令既不想成為亡國奴投降鬼子,又不想消耗自己手上的人馬,這種曖昧的態度讓楚雲飛一度感覺很為難。
他一向把自己定位為職業軍人,而打仗就是身為職業軍人乾的事。
還有政治上的那些事,就該交給那些文人,“文死諫,武死戰。”一直是他信奉的原則。
眼下他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這場記者釋出會一連開了近三個小時,到了中午12點多的時候這才結束。
記者釋出會結束之後,司令又在晉綏軍司令部宴請了遠道而來的所有記者和本地的軍政名流。
對於這些遠道而來的記者,司令可是派人把他招呼得好好的。
想要把晉綏軍大勝的訊息傳遞出去,靠的就是這些記者。
派出自己的副官親自招待那些記者之後,司令這才回到主桌上。
主桌上坐著的都是山西本地的軍政名流,作為今天的英雄楚雲飛也榮幸的坐在了主桌上。
在司令坐下以後,這些軍政名流全都拿起酒杯向他敬酒。
晉綏軍十三集團軍司令王靖國笑著說道:“恭喜司令啊,楚團長這一仗打出了我們陝西子弟兵的威風。”
“要不是取得這場大勝,外人還不知道怎麼編排我們山西子弟兵。”
坐在一旁的孫楚也連忙拍馬屁說道:“全靠司令指導有方,才取得這麼大的勝利。”
雖然知道王靖國和孫楚的話全是為了哄他開心,但是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