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無根無蒂 (第1/2頁)
白天太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艮八運末年,慧通禪寺夜降天水,禪毀寺滅,夜吞良田千畝,幸禪寺建於城外,未及縣城。
……
天色蒙亮,奉河縣萬人空巷,不知多少百姓烏泱泱出城,既是去瞧夷為平地的慧通禪寺。
更是去撿拾魚貝鮮獲:——卻是那滾滾天水退去後,竟然帶來大量水鮮水產。
慧通禪寺建於壽山山麓,上無雪山水源,周無江河走脈,這無名天水,自然民間謠言四起,甚囂塵上。
有人說,這是龍王過境;
也有人說,慧通禪寺福田豐收,必是樁糞之故,老天爺看不下去,降了橫禍;
亦有人說,這是大妖出世,慧通禪寺為了降妖伏魔,這才同歸於盡。
在這謠言四起中,一名身穿百衲衣的白眉僧人,滿臉悲慟的行於泥濘之間,環顧四周,記憶中的禪寺,蕩然無存。
只餘下幾堵牆壁,孤零零聳立於泥濘之間。
在他身旁,站著一名灰衣僧人,一名紫袍道士。
更遠處,數十名慧通禪寺和尚,或抱著經書,或捧著佛龕,滿身汙垢,狼狽不堪,眼巴巴看向這裡。
“道友,可能瞧出這是什麼道法?”
白眉僧人環顧許久,扭頭看向身旁的紫袍道士。
“憑空夜降天水,此等呼風喚雨之術,不是境界高深所致,便是天罡地煞之術,想要尋根探源,還需細細偵查一番。”
紫袍道士沉聲道,眼眸深處閃過幾分驚疑不定。
他心中其實已有幾名人選,只是輕易不敢說出口。
若問白眉僧人他們是誰?
赫然是大景朝內廷修士。
大景朝,道佛昌盛。
故而朝廷設有道錄司、功德司兩大機構,管理天下黃冠佛子。
負責度牒發放,佛道名籍冊和天下宮觀、禪寺花冊,定期匯總編制,上報國師。
然而道也好,佛也罷,修至高深,多不喜俗事。
因此國師之下,又設有內廷。
多是從各大宮觀、禪寺中挑選優秀弟子,參與俗事管理。
偶爾也需要配合皇室,舉行祭祀活動。
白眉僧人正是慧通禪寺退居方丈——定宣法師,如今內廷執事之一。
“道友是不敢說?還是不願說?”
定宣法師看向紫袍道士,目露幾分怨憤。
“阿彌陀佛,一心無掛,四大皆空,師兄莫要著相了。眼下當務之急,應該是問清昨夜究竟發生了何事?方好按圖索驥。”
紫袍道士未答,灰衣常法和尚連忙出面打圓場。
他雖非慧通禪寺之人,但同為佛門弟子,自然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為定宣法師著想。
定宣法師深深吸了一口氣,道:“師弟所言極是,是師兄著相了。”
一行人略一商量,隨即召集慧通禪寺倖存僧人,詢問昨夜之事。
“……昨日,大和上巧施妙法,終於將隱匿十餘載的紅衣厲鬼捉拿,封入伏魔甕,召集禪寺僧眾,以火供儀軌超度。”
“怎料,超度之時,伏魔甕突然爆裂,有洪水滔滔湧出,而後便見一名青衣道士帶著紅衣厲鬼遁出,聯手圍攻大和上。我等有心掠陣,奈何洪水滔滔,只顧得上救人救經,待回過神來,大和上……大和上已然身死敵手……”
這些僧人異口同聲的描述著昨夜之事。
同時,不約而同的隱去肉蓮花一幕。
“貧道且問你,那青衣道士衝出時,可曾說了什麼話?”
“洪水滔滔,不曾聽聞。”
“那使了什麼法?”
“小僧急著救人,不曾細瞧。”
“呔!汝有甲子修為,便是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