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5頁)
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人家不依不饒地“ 討公道”,甚至會在別人家裡動手打架。
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會使孩子在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無法正確處理好人際關係。不會謙讓與關懷別人,在步入社會後,只為自己不顧他人的自私心理,有可能會成為引發衝突和矛盾的導火索。這樣的孩子怎麼能成為未來社會的棟樑之才呢?
從小事中尋找教育方法
我是怎樣教育我的孩子們學會關懷他人、給予他人的呢?
孩子們小的時候,美國流行飼養寵物。孩子們纏著我給他們買一隻寵物荷蘭豬。最終,禁不住孩子們的央求給他們買了一隻。
“荷蘭豬是有生命的動物,和你們平時玩的玩具不一樣。你們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它。”但是,儘管孩子們很喜歡這隻荷蘭豬,卻沒有好好照顧它。他們把它關在髒髒的籠子裡,還總是忘了餵食,對荷蘭豬的死活也漠不關心。於是,有一天我對孩子們說:“今天沒有晚飯吃了。你們不好好照顧荷蘭豬,好幾天沒有餵它了。你們也餓一頓,體會一下小荷蘭豬是多麼的痛苦吧。”
孩子們全都沉默了。他們很快給小荷蘭豬換了一個清潔的新“住處”,還給它的窩裡放上我們吃的野菜,水槽里加滿了水。
從那之後,我開始注意培養他們幫助別人、關心別人的習慣。我讓他們明白自己小小的付出,會給別人帶來無限的快樂。
有一天,我對正在擦洗廚房水池的彼得笑著說:“彼得,謝謝你!媽媽可以休息一下了。你這樣幫媽媽,媽媽心裡很高興。”看著媽媽的笑臉,彼得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想,在那一瞬間,彼得肯定也明白了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道理。從那以後,彼得不只是對我,連愛麗絲和南希的事也樂於效勞了。
關懷別人、給予別人並不一定非要做出多麼偉大、多麼了不起的舉動。帶領孩子們去養老院或者孤兒院做義務勞動當然是關懷別人的體現,但我們畢竟不可能每天都去這樣的地方獻愛心,所以,關懷別人、給予別人最基本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得以體現。
在釋迦牟尼軼事中有這樣一個“無財七施”的故事:
一個人跑到釋迦牟尼面前哭訴。
“我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成功,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你沒有學會給予別人。”
“可我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呀!”
“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即使沒有錢,也可以給予別人七樣東西。第一,和顏施,就是用微笑與別人相處;第二,言施,就是要對別人多說鼓勵的話、安慰的話、稱讚的話、謙讓的話、溫柔的話;第三,心施,就是要敞開心扉,對別人誠懇;第四,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別人;第五,身施,就是以行動去幫助別人;第六,座施,就是乘船坐車時,將自己的座位讓給老弱婦孺;第七,房施,就是將自己有空下來的房子提供出來,供別人來休息。如果你有了這七種習慣,好運會隨之而來的。”
讓孩子明白:不經意的稱讚、善意的目光、小小的犧牲和謙讓也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
現在,你可以做出結論了:是讓孩子在激烈競爭中,扮演一個踩著別人向上爬的光桿司令,還是成為在充滿關懷與給予的生活中獲得力量的孩子呢?
·☆勞動的價值
品嚐自己解決問題所帶來的快樂
有一天,從小就身體虛弱的彼得突然對我說:“媽媽,請您同意我從明天開始去送報紙。”
當時,彼得在夏威夷最有名的普納胡高中上學,在那裡聚集了大批優秀的學生,學校
的功課相當繁重。
但是,彼得為什麼忽然想起要去送報紙呢?在這麼重要的時期,彼得提出這個要求讓我很為難。經不住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