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笑餘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臣妾參見陛下。” 兩女從鳳輦上下來,在幾名宮女的簇擁下,徑直穿過田間土路,來到秦狄面前。 “兩位愛妃快快免禮,你們怎麼來了?” 秦狄席地而坐,見兩人並未穿著華服,隱約猜出兩人的良苦用心。 “陛下敢為天下先,以身作則到田間耕作,臣妾與姐姐自然要做好分內之事,為陛下做好飯菜,親自送了過來。” 兩人接過侍女手上提著的食盒,半蹲在秦狄面前,將手中食盒輕輕放在地上。 “雪姐姐,我們似乎忘記帶桌子過來了。” 蘇雨晴左右環顧,略顯尷尬。 秦狄卻不以為然的笑道:“百姓田間耕作,一壺清水,有口吃食,便以知足。朕今日既來耕種,便是尋常百姓,不必講究那麼多。” 將食盒裡的飯菜取出來,直接擺在地上,扭頭看向站在身後的幾人,輕輕招手。 “你們三人也來,忙碌了一上午,早就腹中飢餓了吧。” “陛下,臣等無礙。” 嘴上這樣說著,還是忍不住乾嚥起口水。 看到他們乾裂的嘴唇泛起白皮,秦狄端起陶罐,倒了三碗水。 “你們三人也不必推辭了,今日就與朕在田間地頭,嚐嚐著粗茶淡飯。” 見此情形,三人也不敢再推辭,在秦狄對面,席地而坐。 不得不說,蘇雨晴與穆靜雪兩人確實走心了。食盒裡的飯菜,都是出自兩人之手,與尋常人家的吃食無異。就連主食,都是混合著草葉的窩頭。 “別客氣,趕緊吃啊,吃完歇息片刻,還要繼續勞作呢。” 秦狄也知道,自己不動,他們三人絕對不敢張口。隨手拿起一個菜團,張開大嘴咬了一口。 “味道還不錯,你們也快嚐嚐,這些飯菜可都是帝后與貴妃親手做的。” “多謝陛下,多謝帝后,多謝貴妃娘娘。” 三人跪倒在地,以謝皇恩浩蕩。 一國之君,席地而坐,就在田間地頭,吃著粗茶淡飯。 這一幕確實令很多人動容,尤其是不遠處看熱鬧的百姓,雖只能看到個輪廓,卻也知道,不遠處那就是大漢皇帝。 皇帝如此親民,以身作則,無疑給了他們莫大希望。 將這塊田地耕種完後,已經臨近黃昏。看著一天的勞動成果,秦狄內心百感交集。同時他也知道,今日之事,用不了多久,便會傳遍大街小巷。 倒不是他在乎虛名,只是單純的想改變大漢現狀,讓人們重視農業。大漢想要興盛,首要的第一條,就是要保證百姓家中有存糧。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有了皇帝的以身作則,史官在史書內寫下了濃重一筆。一個全新時代,昭示著大漢農耕的興起,也意味著,大漢之興的序幕,正式拉開。 翌日,延禧殿內。 宋時有些拘謹的站在在皇帝面前,自從在招賢館內脫穎而出後,便被魏徵調到尚書檯,擔任書吏之職。平時負責整理記錄皇帝派發的政令和朝廷做出的決斷。 昨日是機緣巧合,將一份重要奏章送於魏徵時,恰逢陛下外出,也就隨行跟到了城外。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他的隨行,在很大程度上,替百官爭回了幾分薄面。若是滿朝官員,無一人會農耕,那才叫丟人。 也正因如此,昨日與皇帝間的農耕之談,宋時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秦狄看完桌上的奏章,緩緩伸個懶腰,無意中扭頭,才發現宋時的存在。 此刻,他已經在殿內站立了將近半個時辰。 “呦,朕把你給忘了。賜坐,上茶。” 秦狄將面前奏章推到一側,扭頭看著很是拘謹的宋時,笑了起來。 “朕昨日見你對耕種似乎很精通,見解也很獨特,這些感悟,從何處得來的?” “陛下,臣出身卑微,自小便是耕讀為生。閒暇之餘,便會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些許心得。” 秦狄緩緩點頭,“人生在世,就要活到老,學到老,愛卿的態度值得讚揚。你曾經記錄的心得,可否讓朕看看。” 聞言,宋時面露難色。 “陛下,那些東西,還在臣的家中。若陛下想看,臣午後便回家中取來。” “無妨,朕今日正好無事,正好去愛卿府上走走。” 皇帝的話,令宋時有些為難。不過話以出口,便成了聖旨。嘴唇微微抽動幾下,到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