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第1/2頁)
[日]宮部美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初是為了種植檜木,才開闢出這座村莊。村民種植旱稻和燒制木炭營生,並認真投入植林工作。這項事業早在三十年前展開,但往往進一步退兩步,或是進兩步退一步,遲遲不見進展。
「生吹山地形險惡,氣候嚴峻。一旦下雨,馬上造成土石流。只要風一吹,森林便整個吹倒。夏天頻頻鬧旱災,而寒冬的嚴寒期,又降下驚人的大雪,不只村民住的破屋,連山奉行的駐屯地也幾乎遭大雪掩埋。雪崩時常發生,勉強可從山麓通行的唯一道路也被大雪封斷。」
老與力口齒含糊地道出驚人的事實。
「我從城裡帶來的酒,才一晚就完全結凍。」
當然,村民的生活一點都不輕鬆。有人活活餓死。而且,不是一、兩次,也不只是死一、兩人。
「為什麼一直要在這種地方設定植林村?。」
利三郎展現出急躁的個性,插嘴問道。老邁的與力晃動鬆弛的臉頰回答:
「主公沒下令停止,重臣也沒建議放棄植林。」
因為檜木可賣出好價錢。
「那也要種得起來啊。」
利三郎帶著怒意尖聲反駁,清左衛門警告:「你先別說話。」
「有意見嗎?你這個切腹不成、不知羞恥的傢伙。」
利三郎突然針鋒相對。好一個愛逞兇鬥狠的傢伙。
「說到尋死不成、不知羞恥,你也不遑多讓啊。」
利三郎的臉頓時紅得像煮熟的章魚,元木源治郎張開缺牙的嘴,哈哈大笑。
「兩位要爭吵,只能趁現在,去了洞森村,再怎麼不情願,還是得互相幫助。」
這番話透著不吉利,清左衛門與利三郎面面相覷。
「洞森村的人不好惹嗎?」
「上村和下村常有紛爭嗎?」
面對連番問話,老與力也不知有沒有聽見。
「有人逃走,也有人喪命。」
他語氣平淡,口齒不清地說道
「不過,兩個村的人數都不會減少。只要勞動人口一減少,就會從其他地方調來新的領民。」
來到洞森村的人――被送來的領民,除了從其他村莊召集的農民外,還有逃亡者、盜賊、殉情沒死的一方等等,都算是罪犯。
「原來如此,果然是危險的村莊。」
利三郎突然露出開心的神情,如此低語。那模樣彷佛在說,正好讓我大顯身手。
「這樣就需要強悍的山番士。」
正是如此――元木源治郎口齒不清地應道。「這四、五年來,檢見役都只在秋收時來到洞森村,巡視和護衛的工作全仰賴山番士。」
洞森村原 設定兩名山番士,如今這兩個位子皆空缺,才派清左衛門和利三郎過來。
檢見役是檢視作物的生長情形,以決定年貢收取多寡的職務。既是藩內的要職之一 ,對農村和山村而言,更是冷漠、可怕的監察官員。
可是,他卻只在秋天上洞森村,也就是在收取年貢時造訪。
「這裡交通不便,年貢又少。來再多次,都是白費力氣。」
根本是官員怠惰吧?
「先前的山番士職位為何會空缺?」
「其中一名四戶邊五郎兵衛,像輕煙一樣消失無蹤。另一人……」
名叫田川久助。去年初秋,他連滾帶爬地逃下生吹山。
「一人下落不明, 一人擅自下山嗎?」
「是的,這也是沒辦法。」
因為他發瘋了。
「他才二十三歲,與兩位年紀相近,但聽說頭髮全白了。」
清左衛門和利三郎不再面面相覷,而是像約好般,緊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