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居正死了,他的葬禮可謂極備哀榮。然而,想不到僅僅過了九個月,一切都變了,昔日顯赫的江陵張府已經變成了人間地獄,還差一點被斷棺戮屍。這場奇禍因何而生,是張居正生前樹敵太多,還是他威權震主?張居正如果地下有知的話,恐怕要好好反省了。
皇帝遭瘟溫體仁受寵之謎
崇禎皇帝即位後,面對外患內亂,急於求治,一旦政事不如意,便常常遷怒於文武百官,重典之下,官員或遭誅殺或遭貶謫,據統計,崇禎一朝,遭誅殺的總督就有七人,巡撫十一人。明朝閣臣貴極人臣,很少有因罪被殺的,而崇禎時卻連殺二人,其中一人被賜自盡後屍體吊了整整兩天兩夜,史書稱&ldo;真從來未有之慘&rdo;。而官員替換更是頻繁,崇禎朝十七年間,兵部尚書換了十四人,刑部尚書換了十七人,內閣大學士用了五十人,其中先後擔任首輔的就有十幾人,在職時間人均不過一年左右,人員更換如走馬燈一般。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溫體仁卻入閣八年,穩坐內閣首輔之位長達五年,這位在《明史》中被列入《奸臣傳》的人物,死後崇禎帝還追諡為&ldo;文忠公&rdo;,視其為大忠臣。溫體仁是怎樣得到生性多疑的崇禎皇帝如此寵信呢?
&ldo;崇禎皇帝遭瘟了&rdo;,這是當時京城裡流傳的政治民謠,這裡的&ldo;瘟&rdo;指的便是溫體仁,意為崇禎皇帝被溫體仁矇蔽了。溫體仁到底是怎樣的人呢?崇禎皇帝是如何&ldo;遭瘟&rdo;的呢?
溫體仁,字長卿,湖州府烏程縣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由翰林院編修累升至禮部侍郎、禮部尚書,崇禎三年(1630年)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崇禎六年(1633年)升任首輔,官至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直至崇禎十年(1637年)才解職回鄉。《明史&iddot;溫體仁傳》對其評價是:&ldo;為人外曲謹而中猛鷙,機深刺骨。&rdo;的確,溫體仁的一路升遷,可以說是以人為梯,踩在別人身上爬上去的。
溫體仁為人圓滑,城府深,老謀深算,善於窺測政治風向,萬曆年間步入仕途後,先後在神宗、光宗、熹宗數朝為官,儘管當時政壇鬥爭極為激烈,他卻宦海浮沉三十年,一直左右逢源,官運亨通。崇禎皇帝即位後,大力剷除權宦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一時間連坐者不下百餘人,大批官員遭到罷免,內閣更是幾乎為之一空。崇禎元年(1628年),大學士劉鴻訓罷免,為了補充內閣成員,崇禎下令由九卿會推閣臣的候選人。明代制度規定,內閣成員最高為六人,分為首輔、次輔、群輔。選拔程式是,先由九卿提出一份候選人名單,稱為會推。名單出來後再由皇帝確定進入內閣的人選,稱為枚卜。溫體仁滿心希望自己能有機會進入內閣,不料會推結果出來後,他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進入這次會推的十一人名單。野心勃勃的溫體仁對此結果自然心有不甘,不過他也意識到僅靠自己的資歷、名望,還難以打敗會推名單中的對手,善於揣測皇帝旨意的溫體仁很快就找到了打敗對手的突破口。原來,當時禮部右侍郎周延儒因為召對稱旨,很受崇禎皇帝的欣賞,但廷臣認為周延儒聲望尚輕,因此沒有將他列入會推名單。溫體仁估計崇禎皇帝對此肯定會心有疑慮。於是他找到周延儒,周延儒也正為此事心中憤憤不平,同病相憐的溫、週二人一拍即合,決定聯手否定會推名單,擠入內閣。
溫體仁和周延儒先在朝臣中拉攏親信,散佈流言,還不惜重金收買宦官作為內應。安排停當後,溫體仁選擇了名單首位的錢謙益作為攻擊的突破口,率先發難。他向崇禎皇帝上了&ldo;神奸結黨&rdo;疏,不僅翻出陳年舊帳,指責錢謙益在天啟二年(1622年)主試浙江省試時曾有&ldo;關節受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