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嗣源是十三太保之首,兩朝元老,號稱唐軍的大總管,實際上就是沒有正式任命的大元帥,在軍隊裡面威望很高。
兩軍會師後,李嗣源下令三軍,立營休息,待天明再攻打魏城。
意外總會發生!
夜半時分,從馬直軍士張破敗,糾結親兵數百,突然作亂,誅殺了領兵大將,又直逼中軍大營。
李嗣源聞亂,親自率兵出營,正遇見亂兵,一看還是前時在首都洛陽作亂的親軍隊伍,就大聲怒斥他們:“你們究竟想怎麼樣?”
亂兵們說道:“我等隨主上十幾年,百戰得天下。今貝州士卒久戍思歸,原是人之常情,主上不赦。前時從馬直數卒喧譁,竟然全部被誅殺,更有郭老令公,忠貞為國,全族被誅。我等本無反意,但亦為之心寒。今為時勢所逼,不得不死中求生。現經大眾商議,與城中合勢同心,我們願意擁護大人當河北皇帝,請主上當河南皇帝。”
李嗣源聞言,大驚失色,連連呵斥:“爾等放肆,說的是什麼話!大逆不道啊!”執意不從。
眾人依舊不依不饒。李嗣源急得淚下,再次勸阻:“爾等不聽我言,任爾等所聞,我當自歸京師!”
還不願意?!亂兵們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抽出長刀,圍住李嗣源,最後兵諫:“今日之事,已箭在弦上,公將何往?若不答應,必遭不測。”
李嗣源還要爭辯,這時李嗣源的親信監軍安重誨和李紹真連忙從背後拉了拉李嗣源的衣服,示意其暫時答應下來。
見眾意難違,好漢不吃眼前虧,李嗣源只好含糊應承下來。
人心已散,隊伍就潰散了。天亮了,還沒等唐軍攻城,魏州城內皇甫暉主動出擊,一戰斬殺了張破敗,唐軍大潰。
李嗣源、李紹真縱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也約束不住,兵敗如山倒,正準備騎馬跑路的時候,被一彪魏州騎兵團團圍住。
“我命休矣!”李嗣源閉上眼睛,仰天長嘆。卻沒想到,魏兵首將竟然率領兵士下馬跪拜。
李嗣源睜眼一看,不是別人,原來是故人趙在禮。趙在禮跪在地上:“大總管勿憂,他人等負令公,在禮願從公命!”
老趙是個明白人,至少李嗣源這樣想。到這種地步了,就先進城吧!
進城後,趙在禮設宴招待,酒席間,皇甫暉橫眉怒目,讓李嗣源這頓飯吃的很不舒服。
李嗣源和李紹真商議,城內軍心不穩,皇甫暉隨時都會來索命,城內不宜久留。
次日,趙在禮邀請李嗣源登樓閱兵。趁此機會,李嗣源說道:“魏城險固,兵勇將猛,可做根基。但兵力還是太少,欲成大業,還需招兵。公今固守此城,我出城招攬各軍,方是上策!”
趙在禮聞言,也沒多想,就贊成了。
事不宜遲,遲則生變!李嗣源、李紹真星夜出城,在魏縣停了下來,召集潰散的將士,幾天下來,不過百十人而已!
這個時候,魏州城外,其實還有一股勢力,就是第一次平叛的李紹榮,屯兵魏州城南,還有一萬多人。
在李思源為亂兵所逼的時候,就派遣牙將高行周,到李紹榮處請求援兵。
但李紹榮沒有支援,而是帶兵南歸了。話說老李為啥不支援?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我們可以分析,原因應該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李嗣源雖然在軍中威望較高,但李紹榮並不服氣,這個好理解。
第二個原因,李紹榮兵出兩次,沒有平定魏州,若李嗣源平定了,就太打李紹榮的臉了。沒辦法,這就是人性。
李嗣源、李紹真在魏縣待了數天,才召集數百兵馬,又沒有兵器。幸虧李紹真所領鎮兵五千人,前時留營以待,此時聞訊趕來,兵威稍振。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