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法專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若是有人從遠處注意到此地,便會看到足踏旋風的秀氣少年,居高臨下。
李凝風昂著頭顱,俯視著功法平庸的王師巡檢。
大有一幅,張棄敢說個不字,他便要執劍殺人的態勢。
而被俯視那人,居然露出一絲狂狷笑容。
修道界殺人越貨並不是新鮮事。
否則修士界中就不會有正魔兩道的區分,甚至存在緝魔令這等懸賞法器。
唯一令張棄意外的是,面前這人的身份,結青雲花邊道袍,大褂香紗,衣下有法籙玉符,上書《明庭山法籙》。
法籙玉符中央是繁複古篆,邊緣是靈草仙鸞,比王師的軍功玉簡要精緻得多。
這是滄驪王朝賜封的法籙,類似於前世的身份證,卻比身份證有用。
因為受籙之後,才可踏上仙途,可以說是修仙憑證。
須知道,王朝統治黎民,也掌控著九府仙凡之間的道路。
刨除那些祖墳冒青煙,拾得前人傳承,踏上仙途的幸運修士。
滄驪王朝九府治下,只有三種合法修仙道路。而這三條道路之外,沒有受籙卻意外踏上仙途的修士,也淪為見不得光的散修。
這三條合法道路,依次分別為:
為首,便是滄驪建制,以張棄所在朝廷軍伍及地方府衙為代表,這些是以編制為系。
次之,則是長生家族,以賀王胡氏為代表,這些是以血脈為系。
排尾,就是國教宗派,以明庭山為代表,這些是以法籙為系。
景武太祖開朝時,為六位有從龍之功,卻無心朝堂的大修士,賜予了六條法脈。
這便是世人口中的佑國六派,這六派每隔半個甲子都要去朝廷請籙,否則便不得吸納弟子。
滄驪掌握著法統延續的生殺大權,六派畏朝廷如畏虎,時時與朝廷站在同一戰線。
而眼前少年的猖狂舉動,說實話,讓張棄看不懂了。
我為滄驪軍士,彼為滄驪宗派,二人同出滄驪,不應該同一戰線嗎?怎麼跟他了解到的不太一樣。
拋下不解,將心念收回,感知到行水消漲圖靜臥在儲物袋。
張棄心頭感慨,真是命運多舛,怎麼每件寶物到手時,總覺得還有一劫要自己渡呢?
他哈哈笑道:“明庭道子,若我說不呢。”
李凝風厲聲道:“道友連我明庭山的面子都不給嗎?你先將儲物袋借我一觀,若是有我所需,他日我必有回報。”
張棄不屑回應。
乘風離地的少年,面色一沉,雖然懾於朝廷與宗派的關係,他其實並不願意出手,畢竟好端端的背上豪奪惡名作甚,少不得去執法閣走一遭,有這時間參悟五方誅魔篆不好嗎?
但是李凝風也有自己的考量,尋常修士提升修為如同蝸牛行步,緩慢無比。
而道體之身的李凝風,為了修成五方誅魔篆,時時壓制著修為提升。
如今,他光是沐浴山野清風,道體就止不住的愉悅,大有衝破關竅的架勢。
為了壓制這股衝動,他渾身上下猶如萬蟻噬齧,瘙癢難耐。
他享受著明庭山第一天才的盛譽,也揹負著巨大的期望,他不能以四道命符的資質躋身煉氣四層。
明庭山不允許,山主不允許,他更不允許。
但他知道水行至寶的珍貴,自己並沒有等價之物能夠與張棄交易。
“道友,情非得已,我無心傷你性命,失禮了。”李凝風望向巡檢。
少年目光先後滑過糾結、歉意、鬱積之色,爾後長劍出鞘。
時刻提防明庭道子動作的張棄,幾乎在李凝風觸劍的一瞬間,他重刀已至。
人如龍起,刀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