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第1/2頁)
[美]C·W·尼米茲/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殘餘的德國潛艇被這些航空戰術逼得走投無路,只好浮到水面上進行還擊從而使得&ldo;博格&rdo;號、&ldo;桑提&rdo;號和&ldo;科爾&rdo;號獵潛群在仲夏又擊沉了5艘潛艇。與此同時,&ldo;卡德&rdo;號上的飛行大隊在a&iddot;j&iddot;尹斯貝爾上尉的指揮下又炸沉了4艘潛艇,其中包括2艘供應潛艇。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英格索爾將軍的獵潛群擊沉了15艘德國潛艇,其中8艘是供應潛艇,而己方只損失了3架飛機。擊沉德國的潛水油船(即供應潛艇)完全不同於擊沉運輸船隊中的一艘商船,它有效地阻止了德國集中兵力對中大西洋運輸船隊的進攻,並大大地降低了德國潛艇在加勒比海、南大西洋以及印度洋的作戰效果。
儘管德國潛艇部隊在中大西洋損失嚴重,可是,這些損失還不及德國潛艇當時在比斯開灣所遭受的&ldo;屠殺&rdo;更使德國潛艇司令感到憂慮。從1942年春以來,英國空軍岸防航空兵便一直試圖在那兒對潛艇進行一次持久的進攻。由於採用了雷達,英國飛機在這個潛艇必經的海域對潛艇的探測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可是,在鄧尼茨開始為潛艇裝備一種叫作&ldo;梅托克斯&rdo;的雷達接收機之後,英國的這種優勢便不復存在了。這種接收機接收雷達訊號的距離比對方搜尋雷達的目標探測距離遠得多。但是,1943年初英國飛機突然恢復對水面上的德國潛艇的攻擊,而&ldo;梅托克斯&rdo;雷達接收機卻沒有收到對方的雷達訊號。據德國潛艇司令解釋,這種現象是&ldo;梅托克斯&rdo;發出的一種能被被動雷達測到的訊號所造成的。因此,他下令停止使用&ldo;梅托克斯&rdo;接收機。實際上,英國研製出一種波長為10厘米的超高頻雷達,而這種雷達所發射的電波,&ldo;梅托克斯&rdo;是探測不到的。對潛攻擊繼續進行,同盟國的飛機使用一種8000萬支燭光的&ldo;利&rdo;式探照燈,並配合雷達在黑夜中對潛艇實施突然襲擊。在3至4月間,攻擊的效果有限,因為潛艇在受到攻擊時往往急速下潛。德國科學家們竭力對&ldo;梅托克斯&rdo;進行改進,但毫無成效;與此同時,鄧尼茨為潛艇增加了防空武器,並改變了他過去的指示,命令所有要透過比斯開灣的潛艇在夜間潛航,只是在白天浮上水面進行充電。尤為重要的是,這位德國潛艇司令要求所有的潛艇艇長在攻擊的飛機距離太近而潛艇又無法緊急下潛的情況下在水面上用防空武器進行還擊。
雖然英國轟炸機在7月份的前三個星期中炸毀了6艘德國潛艇,但是,&ldo;比斯開灣的大屠殺&rdo;到28日才真正開始。在隨後的一星期中,美國和英國的飛機以及英國第二支援大隊擊沉了9艘德國潛艇。德國潛艇司令迫於這種猛烈攻擊,不僅放棄了潛艇群透過比斯開灣的做法,而且於8月初下令潛艇暫停從比斯開灣基地啟航。因此,盟軍在比斯開灣的攻勢最終達到了對鄧尼茨駐法國西部的潛艇部隊的實際封鎖。後來,德國潛艇司令又設法恢復了航渡,令潛艇沿著西班牙北部海岸航行,因為在那裡它們實際上可以避免雷達的探測。在比斯開灣的這次攻擊行動中,同盟國共擊沉28艘試圖透過比斯開灣的德國潛艇。
第七階段:北大西洋的最後爭奪戰
在進行了三個月幾乎無效的噸位戰之後,鄧尼茨於1943年9月19日下令再次向同盟國北大西洋的主要運輸線發動進攻。當時,他準備使用一種新式武器,即&ldo;鷦鷯&rdo;式音響自導魚雷。這種魚雷能自動導向艦船的螺旋槳。&ldo;鷦鷯&rdo;式音響自導魚雷是用來對付護航艦的,它可將敵警戒幕炸開一個缺口,以便使用常規魚雷攻擊商船。9月份,德國的&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