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死的瘦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賈蘊抬眼看了看行禮的香菱,約莫十三四歲,身著絳紅色短比甲、牙白小襖、同色棉裙、水紅綾子繡花漢巾,頭上挽著小女孩常見的雙鬟髻,唇角帶著認命而柔軟的笑,雙眉正中生痣,在民間又被叫做“二龍戲珠”,是大吉大利的面相。
原本第一回在薛家請東道之時賈蘊便見過這丫頭,那眉心中有一米粒大小的一點胭脂記顯眼的很,他自然多看一眼,心中早有猜測,此人正是十二金釵副冊之首。
雖然香菱生的可人,可賈蘊仍舊拒絕道:“侄兒漂泊慣了,倒不需太多人服侍,身邊有個晴雯即可。”
丫鬟雖可人,可這不是好收的,拿人手軟,以後再讓幫襯些就不好推脫。
若是來個翻臉不認人,著實過份了些。
薛家之事,賈蘊並不想過多幹涉,更何況此事還與天子扯上干係,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便是十二金釵雙首之一相求,那也是不能幹的。
香菱這個小丫頭見賈蘊拒絕,一雙美眸怯弱弱地看了一眼賈蘊,隨後又低下頭去,她們這些做丫鬟沒有選擇權,只能看自家主子如何安排。
薛寶釵見賈蘊油鹽不進,好看的秀眉不由地蹙了起來,思索片刻,薛寶釵也不藏著掖著了,直言道:“我哥哥有此一遭,那是他的命,怪不得旁人。
聖上恩德,恕其無罪,只不過是在順天府衙反省一段日子,這也多虧了蘊哥兒的幫襯,我在此先行謝過。
只是薛家就這麼一個男丁,我媽那裡始終放心不下,蘊哥兒是個明事理的人,想必也能明白,我也就不與哥兒兜圈子了。
勞請蘊哥兒在聖上面前美言兩句,早些讓哥哥回府,薛家定有重謝。”
薛寶釵言辭懇切,行了一個萬福之禮。
賈蘊見薛寶釵這般懇切,倒是心生憐惜之情。
對於薛寶釵,賈蘊還是極為欣賞,她容貌豐美,舉止嫻雅,生於富貴人家的薛家,有著“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說法,其有百萬家資,鉅富無比。
可惜父親早亡,薛姨媽憐薛蟠是個獨根孤種,未免溺愛縱容,以致老大無成。
而薛蟠賴祖父之舊情分,在戶部掛名行商,領著內帑錢糧,採辦雜料,其餘一切經濟事務一切不管,仍由管家僕人等操辦之。
時至今朝,薛家愈顯落寞,為家族計,薛家進京讓薛寶釵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奈何因身子有恙,再加上自家哥哥混賬事的連累,自然落選。
若是薛家威勢尚在,也不必如此,入駐賈府,或是想假借國公府之勢。
仰人鼻息,還能得到賈府上下一片讚譽,這為人處事確實了得,其後艱辛不為外人所知。
只不過,憐惜歸憐惜,可不能犯糊塗。
面對薛寶釵開誠佈公的交談,賈蘊沉吟片刻後說道:“薛姑姑言重了,總歸是我的長輩,若能幫襯,自然不會吝嗇,報酬什麼的,著實見外了。”
薛寶釵聞言自然不會當真,賈蘊表面工作做的又不是一次兩次,只不過賈蘊既然如此說了,再多言反而不美,於是開口道:“蘊哥兒盡力便是,若是不成,那也是命數,怨不得旁人。”
賈蘊點了點頭,薛寶釵這話就說對了,若是求了人幫忙便認為別人會辦成,那真是徒惹笑話了,至於辦不辦,視情況而定。
“薛姑姑,我還有事要辦,便先回院去了。”
話罷,賈蘊便邁步離開,而薛寶釵也未再出言挽留,瞧著賈蘊離去,薛寶釵嘆息一聲,偏頭對著身後的丫鬟招呼道:“咱們回去吧……”
既然已經把話說了,沒必要再糾纏下去。
墨竹苑內。
賈蘊回來後,晴雯便迎了上來,問好道:“大爺回來了。”
點了點頭,賈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