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章帝不但精通經學,又是歷史上一位有名的書法家。他尤其善草書,後世流行的&ldo;章草&rdo;,據說就是由於漢章帝的愛好而形成的一種書體。
章帝時期,東漢的社會經濟,思想文化,都在光武和明帝盛世的基礎上有更大的發展,東漢王朝的發展至此達到頂峰階段,歷史上將明帝和章帝時期稱為&ldo;明章之治&rdo;。
漢章帝於公元88年病逝,年僅31歲,葬於敬陵(今河南洛陽市東南),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章帝四子劉肇繼位,即漢和帝。
明章之治
明、章二帝統治時期是東漢王朝的極盛時期。他們能夠遵循光武帝時的各項政策,積極恢復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使漢室中興。明帝和章帝可以說是東漢繼光武帝之後比較有作為的皇帝。歷代史學家都對此予以肯定,然而肯定的角度則有所不同。大抵明帝以嚴明著稱,章帝則以寬厚著稱。範曄《後漢書》論曰:&ldo;魏文帝稱明帝察察,章帝長者。章帝素知人厭明帝苛切,事從寬厚。&rdo;薛瑩《漢紀》也說:章帝&ldo;除苛法,蠲禁銅,抑有仁賢之風矣!&rdo;範、薛二家只見明帝持法過嚴之弊,而未見章帝持法過寬之失。袁山松《後漢書》則說:&ldo;孝章皇帝弘裕有餘,明斷不足,閨房讒惑,外戚擅寵,惜乎!若明、章二主損有餘而補不足,則古之賢君矣。&rdo;
而章帝持法過寬的失誤在於,他一改光武帝和明帝嚴格禁止外戚和宦官參預朝政的政策,寵愛皇后竇氏,重用竇後之兄竇憲,又優待宦官。自此之後,外戚和宦官這兩股勢力重新登上了漢家王朝的政治舞臺。東漢王朝的開明政治從此結束,漢家天下也由盛世走向衰退。
走向衰落的東漢
章帝末年最大的失誤在於,他一改光武帝和明帝嚴格禁止外戚和宦官參預朝政的政策,寵愛皇后竇氏,重用竇後之兄竇憲,又優待宦官。自此之後,外戚和宦官這兩股勢力重新登上了漢家王朝的政治舞臺。
東漢之所以多次出現外戚專權,與皇帝幼小是分不開的。自和帝起,皇帝即位時沒有超過18歲的,這很容易使皇太后成為權力中心。而身居深宮中的皇太后只有藉助其本家力量,才能鞏固權力。輕易得到權力的外戚卻大多並不珍惜權力,甚至依仗權勢為非作歹,這自然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但這種反對的聲音因為暴力的鎮壓則漸趨衰弱。
另一方面,當幼小的皇帝逐漸長大,不滿外戚干政時,自然藉助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宦官誅殺外戚,如若成功,宦官則從此干政。如若失敗,皇帝的性命也就無法保住。而宦官由於深居宮中,並無治世之術,因此統治往往是專斷、獨裁,自然談不上實行什麼仁德之政。
自和帝外戚專權開始,東漢王朝的開明政治已然結束,整個王朝就此處於外戚與宦官的爭鬥殘殺中,漢家天下也由盛世走向衰落,並最終毀於其中。
外戚專權的開始與永元亂政
公元88年二月壬辰,章帝去世,他年僅10歲的皇太子劉肇繼位稱帝,改明年年號為&ldo;永元元年&rdo;,這就是漢和帝。
和帝劉肇是章帝的第四個兒子。章帝的皇后是竇氏,竇氏沒有兒子,便害死了劉肇的生母梁貴人,而將其收養。由於十分寵愛竇氏,章帝便廢了已立的太子劉慶,而立當時只有3歲的劉肇為太子。7年後章帝去世,劉肇被竇太后推上皇位。
和帝既然年幼,自然由竇太后臨朝稱制,代理朝政。竇太后於是任用他的兄長竇憲為車騎將軍,獨攬朝綱,又把竇氏家族的大批親屬任命為京官和地方官。事實上是竇家做了皇帝。對於那些不肯依從的官員,竇憲則豢養刺客相威脅。東漢開始了第一次外戚專政,由光武帝復興的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