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報復的機會。
這年春天,尤拔世當了兩淮鹽政。到任後風聞鹽商積弊,也想趁機撈一把,
但他居奇索賄不遂,氣惱之下向朝廷奏報:&ot;上年普福奏請預提戊子綱引,仍令交
銀三兩,以備公用,共繳貯運銀二十七萬八千有奇。普福任內,所辦玉器古玩等
項,共動支過銀八萬五千餘兩,其餘現存十九萬餘兩,請交內府查收。&ot;尤拔世這
一本奏得很巧妙!乾隆看了大吃一驚:兩淮鹽引一項,已有20多年沒人奏報了,
皇上也早已經把它忘在了腦袋後頭。檢查戶部檔案,亦沒有造表派用的文冊,自
乾隆十一年提引後,22年了,銀數已超過千萬,其中說不清會有多少矇混侵蝕
的情弊。乾隆越琢磨越有氣,密派江蘇巡撫彰寶會同尤拔世詳悉清查。兩淮鹽引
案就這樣悄悄地拉開了序幕,這是乾隆一朝著名的大案之一,其株連之眾,外有
總督、巡撫、鹽政、運使,內有侍郎、學士等,也為歷史上所罕見。
&ot;鹽引&ot;是怎麼回事?&ot;鹽引&ot;本是官府準許商人運銷鹽的憑證。宋代以後,歷
代官府準許商人憑&ot;引&ot;運銷鹽、茶,稱作引法。宋徽宗時,鹽鈔法敗壞,宰相蔡
京為維持官府專利以搜刮財富,於政和三年改行引法,限定運銷區域、運銷重量
和鹽價,編立引目號簿,每引一號,前後兩券,後券稱引紙,商人繳納包括稅款
在內的鹽價領引,憑引支鹽運銷。到清朝,產鹽省份專設鹽政、運使等官辦理鹽
政事務,發引時收繳的手續費,也稱作鹽引,每引鹽二百斤,提引銀三兩,這鹽
引一項不是個小數目,兩淮鹽政每年至少要收繳二十多萬兩,多時達五十餘萬兩。
彰寶、尤拔世接到皇上諭旨,立刻加緊盤查,不久復奏皇上:年預行提引,
商人交納引息銀兩,共計一千九十餘萬兩,均未歸公,前任鹽政高恆任內,查出
收受商人所繳銀十三萬餘兩;普福任內,收受丁亥鹽引私自開銷八萬餘兩,其歷
次代購物件,尚未一一查出。
果然這鹽引一項,歷任鹽政、運使大膽染指,乾隆氣得直拍桌子。六月諭旨
給軍機大臣等:&ot;據彰寶等奏,查辦兩淮歷年提引一案,歷任鹽政等均有營私侵蝕
情弊,實出情理之外,已降旨將普福、高恆革職,運使趙之璧暫行解任,並傳諭
富尼漢傳旨,將原任運使盧見曾革去職銜,派員解赴揚州,併案質傳訊矣。。
該撫等仍將本案嚴查,確訊詳悉,據實具奏,並將此傳諭尤拔世知之。&ot;早在發案
之初,和珅即得知此案牽連著盧見曾,心中暗自得意。因為盧見曾與紀曉嵐是親
戚,拿了盧見曾,少不了要株連到紀曉嵐。並且他想,這樁案子,雖然是秘密偵
訊,但紀曉嵐在宮中當值,不可能得不到訊息,他一旦聽到風聲,哪裡會袖手旁
觀,一定想法通風報信,讓盧見曾早做準備,我正可藉機抓住他的手腕,好在皇
上面前奏劾他洩露機密,叫他也嘗嘗我和某人的厲害!和珅便暗中派人,監視著
紀曉嵐一家人的動靜。
紀曉嵐的二女兒,就是郭彩符生的紀韻華,嫁給了前任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的
孫子盧蔭文。
盧見曾頗負才名,早在康熙年間就中了進士,到乾隆時,已是一位很有影響
的文壇耆老,刻有《雅雨堂》叢書,著有《金石三例》、《出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