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比誰快 (第1/2頁)
吃瓜的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木蘭塞以東三十里,鍚縣。
魏奉義中郎將李基奉司馬懿之命,帶本部兵馬千人連夜行軍,前往木蘭塞立柵紮營,阻攔蜀軍支援孟達。
李基是魏國名將李通之子,在荊州為將已經十餘年。
他接連伺候過曹仁、夏侯尚、司馬懿三任長官,也算是三朝元老了。但他還從來沒有見過像司馬懿這麼奇葩的領導。
上任第一天,就把人們像遛狗一樣晾在城門口曬了一中午的太陽,到了晚上,還不讓睡覺,都在都督府排隊等著彙報工作,直到夜裡子時才回家休息。
上任還不到一旬,便毫無徵兆地,突然命全軍將士連夜出發,奔襲上庸。
甚至走到半路,李基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是上庸,是去討伐孟達叛軍。
李基當了十幾年軍官,還從來沒有趕過這麼著急的路。
司馬懿就像趕著投胎一樣,每日裡都三番五次催促各部兵馬加速趕路。
還在各部曲中都派了監軍,隨時監督將軍們的執行情況。
吃飯也不讓好好吃,都是帶著乾糧,邊走邊吃。
睡覺也不讓好好睡,只許規定時間的一半,每天只睡前半夜,一到丑時,就把士兵們叫起來,繼續趕路。
李基實在想不通,這孟達小兒有何可懼,何須如此鄭重其事,如臨大敵?
新官上任三把火,燒的也太過火了吧。
就這樣,全軍八日奔襲了一千兩百多里路,終於到達上庸郡地界。
李基已是疲憊不堪,想著終於到了,起碼能來得及喘口氣,卻又馬上接到司馬懿新的軍令:
命奉義中郎將李基部,晝夜不停,繼續沿漢水道向西行軍,前往木蘭塞紮營立寨,阻攔可能的蜀軍援兵。
收到這個命令之後,李基的反應就三個字:
開玩笑?
魏軍從宛城出發,距離上庸確實很遠,可蜀軍也不近啊,也足有千里之遙,何況中途還要經過申儀鎮守的魏興郡西城縣。
他申儀是廢物嗎?會讓蜀軍安然透過?
何須去守那木蘭塞?
再說了,就算蜀軍即刻收到訊息,趕過來起碼也要七八天時間。為何要求我部晝夜不停行軍?
吃不消啊。
但是,軍法無情,司馬懿派到軍中的監軍也個個都是有鐵面無私,油鹽不進,李基實在沒有辦法,也只好連夜行軍,硬著頭皮上了。
凌晨時分,天還未亮,路過鍚縣,距離木蘭塞只有不到三十里之遙。
鍚縣城雖然不大,卻是漢水重要的交通要塞,沿路有不少酒家茶舍,起碼能提供些解渴的茶飲,供士兵們歇一歇腳,緩解一下疲勞。
屬下部曲長們紛紛表示,士兵們已經筋疲力盡,實在走不動了。
於是李基向監軍提議,在鍚縣稍作休息,過了中午太陽最毒的時候,再行出發,入夜之前必然可以到達木蘭塞。
可監軍卻還是拒絕了這個提議,要求嚴格按照都督之命,不作停歇,一鼓作氣到達木蘭塞。
好說歹說,也只勉強同意從鍚縣的茶鋪裡採購一批降暑敗火的茶葉,等到了木蘭寨,再給士兵們沏茶飲用。
士兵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帶著一肚子的抱怨,繼續西進,天亮時分,距離木蘭塞已經不到十里。
而前方河谷陡然變窄,道路也變得曲折難行起來。
李基從小自父親出耳濡目染,也是頗知軍事,見到前方地勢險要,尋思道:“看來這木蘭塞的確是個易守難攻的險要之地,我軍只要提前佔據此地,即便蜀軍趕來救援,也一定望而生畏,不敢輕易進攻。”
“看來大都督確實是有其過人之處。眼下累是累了點,但儘早佔住此地,以逸待勞,心中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