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待價而沽 (第1/2頁)
吃瓜的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諸葛亮北伐將兵出何地,很顯然,不是關中,便是隴右。
只是,無論他諸葛亮出兵何處,若有他孟達的一萬兵馬屯駐上庸掣肘其後,隨時可能受魏帝之命,西進漢中,試問他諸葛亮怎可能無後顧之憂而安心北上?
故而,東三郡,也一定是諸葛亮的目標之一。
還有東吳。
以孫權和陸遜的戰略眼光,如果知道曹丕病亡,諸葛亮北伐,他們一定也會藉此機會為之策應,出軍北上。
孫權若不死心,想繼續出濡須口北上巢湖,硬啃合肥,也不是不可能。
但很明顯,陸遜以荊州之軍,借夏侯尚和曹丕之死,魏國荊北地區群龍無首,防守空虛,北上襄樊與諸葛亮策應,當是更優的戰略。
若是陸遜也要來湊個熱鬧的話,那就更有好戲看來。
孟達陰鷙一笑,暗想:“你方唱罷我登場,不知這一次,我孟達能從中撈到什麼好處?”
正凝神思索中,外甥鄧賢送來一封來自漢中的密信。
“舅舅,你猜此信是何人所寫?”鄧賢一臉興奮道。
“莫非又是周默?”
“非也,是諸葛亮。”
“諸葛亮!?他也來到漢中了嗎?”
鄧賢道:“應該是的。”
諸葛亮的信件不長,但孟達反覆閱讀了數遍,表情一會兒凝重,一會兒疑惑。
“舅舅,諸葛亮的信中,說了什麼?”外甥鄧賢見孟達的反應,迫不及待地問道。
孟達反問:“你曾記得數月之前,李嚴手下有個叫王衝的人,來投降魏國,曾來拜見於我。”
鄧賢笑道:“當然記得。當時在場還有個李鴻,因得罪了文聘,借道投蜀去了。一時間在座三人,一人是叛魏投蜀,一人是叛蜀投魏,還有舅舅,更是精於此道者也。如此難得的場面,外甥怎能忘記?”
孟達瞅了外甥一眼,顏色頗為不悅,繼續道:“記得那王衝說,諸葛亮當年得知我去投魏,又因當年我攻房陵時殺了他的姐夫房齡太守蒯祺,故而恨我恨得咬牙切齒,想要殺我在蜀中的妻子。多虧劉備相勸,最終才作罷。”
“我當時說,以諸葛亮的品格,又瞭解這些事情的前因後果,斷不至於如此下作,定是那王沖虛言耳。這件事被李鴻聽到,告知了諸葛亮。”
“諸葛亮以此事為由,又提及當年劉封之事,稱理解我不得已而投魏,都是劉封侵凌於我的緣故。故而遣書於我,追憶往日之友好。”
鄧賢道:“這就完了?”
“完了。”
鄧賢搖頭道:“這諸葛亮寫信,有什麼話不能明說麼?非要故作神秘,實在令人費解。”
孟達道:“諸葛亮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是你小子太蠢,看不懂而已。”
“外甥實在愚鈍,還請舅舅解釋一下。”
“諸葛亮的意思,是想讓我重投蜀國。提及王衝之事,是想借機拉近關係,且也不再計較我誤殺其姐夫之事。而提及劉封之事,也是想說,此事為劉封之過失,與我孟達無干,只要我願意重投蜀國,也不會再以此事來為難於我。”
“就算諸葛亮對舅舅心懷誠款,可陛下對舅舅也非常不錯啊。以魏強而蜀弱的天下大勢,舅舅完全沒有必要理會他諸葛亮。”
“非也。”孟達道,“蜀中有讖言曰,陛下即將於不久於人世。依我之見,此讖玄妙,絕非妄言。一旦陛下病亡,魏國朝中再無人能照拂於我,而無論是曹真還是司馬懿入主荊州,此二人都非可信任之人。我們之間的關係,絕不可能再像夏侯尚當年那樣魚水和諧。”
“而諸葛亮這個時候寫信於我,是因為其也相信了此讖言,正欲藉機圖謀北伐,又害怕我從後方襲取其漢中,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