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子午谷奇謀 (第1/2頁)
吃瓜的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長安南下,過了子午關,便是秦嶺子午道,道路一下子變得險峻難行起來。
出發之前,一名熟悉秦嶺環境的隨從建議,從郿縣走斜谷歸漢中,會更加好走一些,但是被周默婉言謝絕了。
首先,秦嶺諸道之中,子午道距離長安最近,周默的第六感告訴他,在魏國的土地上多待一天,便多一分危險。儘早離開,才是最安全的。
其次,這可能是他唯一一次親自走子午谷,直觀地感受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否可行的機會,他不願錯過。
一行人沿著山路進入直水河谷,便是深入了子午道最難走的一段路。
沿途所見,這傳說中的子午道,果真是無比艱險。
河谷深邃,峭壁高聳,道路一會兒拔高,開鑿於懸崖峭壁,一會兒又下沉,幾乎是淌著河水前進,泥濘不堪。
很多段道路都狹窄到無法容下兩個人並排行走,一個不小心,便是墜入深谷。
更可怕的是,如今正是春夏多雨季節,如果碰巧遇到連日下雨,河水暴漲的情況,很多地段根本就無法通行,甚至會有泥石流爆發的危險,吞噬沿途的一切生靈。
也難怪歷史上曹真伐蜀,幾乎被困死在子午谷中,無法前行。想來是他對氣候方面的知識瞭解不夠,出行的時候正值夏季,運氣不好,遇上連日暴雨之故。
這種情況,甭說曹真了,便是曹操復生,也無可為也。
周默這趟,倒是天公作美,連續幾日都是大晴天,所以並沒有被困在半路,反而可以比較從容地,和諸葛喬一起,研究沿途的地形環境。
最終的結論是,從子午谷偷襲長安,並不是完全不可行,但難度極大,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一,必須是直水枯水期。以秋冬季最佳。
二,沿途會經過魏國的魏興郡,必須設法確保魏國的魏興太守申儀不干擾此次行動。
三,也是最困難的,便是需要指望夏侯楙一經發現蜀軍,不做任何抵抗,就棄城而逃。
畢竟,長安是漢之故都,基礎建設十分過硬,城牆堅固高聳,各種護城河渠也都十分完備,只要想守,便足以堅守一時。
因此,即便偷襲的大軍成功抵達長安城下,只要夏侯楙稍微具有一些軍事素養,據城堅守,等待援軍。那麼情形立馬會變得十分艱難。
這三個條件,只要一個不具備,子午谷之謀,便是等同於送死。
也難怪歷史上的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計劃,一來諸葛亮本就性格謹慎,二來,是真的賭不起,就蜀漢這點本錢,再折了魏延這員大將和幾千兵馬,復興漢室的夢想,便真就成了一場空夢了。
數日之後,周默終於回到了漢中。
奇怪的是,仍不見仁摩羅和王幼娘回來。按理說,他們應該比周默更早回來才對。
於是周默第一時間,便派人前往楊門集,設法與仁摩羅的商會網路取得聯絡,打探訊息。
很快,周默收到了一封仁摩羅於數日前發回來的信件。
信中,仁摩羅說,他們夫妻在冀縣因為蜀錦的事千頭萬緒,客戶太多,便想在臨走前弄得更利索一些,於是多耽擱了幾日。
沒想到,卻突然遇到郭淮帶著軍隊封了城,在冀縣大肆搜捕西蜀奸細,目標也很明確:一個二十多歲的漢人女子,體態肥胖。城中幾乎所有的胖姑娘,都遭了殃,三天兩頭被士兵抓出去審問。
若不是姜維提前通知,很可能他們已經被抓了。
為了安全起見,他們決定繼續在城中躲藏,等這波風頭過了,再伺機南下,回漢中與周默匯合。
“希望他們沒事。”周默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默默為他們祈禱,繼續在漢中等待。
等人的閒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