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出發,去魏國瞧瞧 (第1/2頁)
吃瓜的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於這位一次訂購了千匹蜀錦的神秘貴人,仁摩羅的信中只有一個資訊:
他不是魏國人。
周默想,有能力承接這樣巨大訂單的人,如果不是魏國人,那十有八九便是來自西域大國的貴族。
可他為什麼非要見面呢?
魏蜀交惡,互為仇敵。而蜀錦織造幾乎都是蜀漢官營,其負責人一定也是蜀漢朝中官員。這是人盡皆知的事。
所以,為了避嫌,也為了安全,魏蜀的蜀錦貿易,本來就是由中間人來操辦,比如像仁摩羅這樣的西域商人。
就算魏國對於雍涼地區的控制比較弱,但一個蜀漢官員踏上魏國的土地,絕對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情。
這位神秘的西域貴人,為何要讓周默主動涉險前往?
就算他是榜一大哥,甲方爸爸,但也不能如此為所欲為吧?
或許,這是一個陷阱?
又或許,是在考驗誠意?
周默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因為,如果這是陷阱,那麼目的是抓誰?
仁摩羅在信中表示,他絕對沒有洩露過周默的任何資訊,甚至因為訊息不靈通,整個魏國和西域,還以為蜀漢執掌錦官城事務的最高長官,還是王連呢。
大機率,蜀漢派往會面的人,會是一個織造監這樣的小官。
大費周章為了這樣一個人,沒有意義。
除非,仁摩羅騙了他,其實他已經投靠了魏國,暴露了周默的資訊,然後在郭淮還是什麼人的指示下,佈下了這天羅地網,等他上鉤。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魚鉤也太直了點。
畢竟,仁摩羅可能投敵,但王連孫女王幼娘絕對不可能,他們在蜀中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呢。
只要讓他們夫妻二人回漢中陽平關接應周默入魏,這個猜測將不攻自破。
想到這裡,思路順暢起來,周默內心蠢蠢欲動,想去雍涼走一遭了。
自從平定南中回來,他搞的幾項振興蜀國經濟的業務,雖寄予厚望,但都不太成功。
琉璃器,因為工藝不成熟,反響平平。要不是整出個花玻璃來,整個就是個賠錢的買賣。
至於雕版印刷,至今還在吭哧癟肚的研發之中,沒有什麼眉目。
唯有這西域佛教風格的蜀錦,本來沒有寄予太大期望,現在反倒是最有前途的樣子。
作為頂尖的奢侈品,蜀錦在魏吳市場有限,蜀漢的產能實際上是過剩的。如果真能從西域搞一筆大訂單回來,對於充盈蜀漢國庫,大有裨益。
而真正的好處,還不止於此。
貿易上的往來,在互惠互利之餘,更能增進信任,拉近蜀漢和西域諸國之間的關係。
這種友好的關係,或可成為北伐時可以利用的一種力量。
周默越想越興奮。
內心已經決定,這一趟他非去不可了。
只是,如此重大的決定,自然得去找丞相商量一下。
諸葛亮在聽了周默的說明之後,思緒良久,還是表示了反對:“去魏國太危險了,沒有必要你親自前往。派一個機靈一點的低階官吏,不行嗎?”
周默道:“再機靈,如果不是真正能說了算的人,面對決斷的時候,猶猶豫豫,很容易讓人看出破綻來。這會讓對方覺得我們沒有誠意,一旦如此,我怕這生意就談不成了。”
諸葛亮道:“唉。無需解釋這些了。我已經看出來了,你就是想去。”
周默笑了笑道:“是的丞相,我已經下定決心了。”
諸葛亮道:“這樣吧。我同意了,但你必須帶伯松一起前往。”
“伯松?”周默驚道,“丞相,這恐怕不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