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電子戰飛機等,分別掛載英國的“阿拉姆”或“哈姆”反輻射導彈。其中,德國共派出了8架“狂風”ECR以“哈姆”導彈壓制南聯盟防空系統。整個戰爭期間,德軍一共出動了近500架次的“狂風”ECR,發射了236枚反輻射導彈。在作戰過程中,美國海、空軍的F…16CJ、EA…6B、F/A…18C及歐洲國家的一些作戰飛機都實施了反輻射摧毀。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在空襲中幾乎每個突擊編隊都有反輻射攻擊機的身影。
一些新概念電子摧毀武器也在這場戰爭中被首次大規模使用。電磁脈衝炸彈是一種介於核武器和常規武器之間的電子戰(資訊戰)武器。爆炸後產生的電磁脈衝,類似於核武器爆炸後產生的電磁波,可在瞬間內燒燬爆炸區域內資訊裝備核心部件,從而使電子系統中重要而嬌貴的電子元器件被擊穿。據報道,這種電磁脈衝炸彈的主要載機就是美軍專門用來實施電子戰任務的B…1B和B…2A。在戰爭中,兩者攜帶電磁脈衝炸彈對南所有重大目標進行了投放,使其國家及軍隊的資訊系統趨於癱瘓。
比頭髮還細的碳纖維無源干擾器材是一種良導體,如果粘附在電氣系統中就會造成短路或打火,引起電氣火災,而且很難清除。由此引出了一種新的電子戰手段,即“電力對抗措施”。在對南聯盟的空襲中,由F…117A投放了一種“電力對抗措施”新型炸彈——GBU…94石墨子母炸彈。為此,美國在4年前就改裝了一部分“夜鷹”。這種炸彈是在伊拉克使用的碳纖維彈藥的改進型,由SUU…66/B戰術子母彈箱(TMD)和啤酒罐狀的碳纖維BLU…114/B子彈藥兩部分構成。炸彈脫離飛機後由無線定距引信控制彈箱在一定的高度上開啟,釋放出BLU…114小炸彈。每個BLU…114都依靠一個氣囊穩定姿態,用炸藥把經過特殊處理過的碳纖維線團從BLU…114小炸彈中丟擲,並在空中散開。在向地面降落的過程中,散開來的毫米粗細的碳纖維線在幾分鐘到半小時內就會交織成網狀,就像片片雲彩,降落至高壓輸電線和變電設施上,就會引起電力系統短路。
5月3日,GBU…94對南聯盟5個電網和變電所進行的攻擊,使南聯盟70%的供電暫時中斷。5月4日,美軍再度使用這種炸彈對南聯盟電力系統實施攻擊。5月23日凌晨,美國飛機投下的石墨炸彈致使貝爾格萊德在內的塞爾維亞大部分地區停電。在塞爾維亞電力部門的努力下,凌晨兩點多重新恢復了供電。然而,僅僅兩小時之後,美國飛機再次用石墨炸彈摧毀了塞爾維亞供電系統,貝爾格萊德重新陷入黑暗。
戰後,南專家稱,北約空襲對南造成破壞最大的是輸電系統,南要恢復到戰前供電水平、至少需要6…8個月的時間。
第四章 把坦克藏起來
南聯盟在北約軍隊強大的電子進攻下,為了避免重蹈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的覆轍,採取積極的電子防禦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北約攻擊。
南聯盟軍隊將主要指揮機構全部轉入地下,將大部分雷達、通訊、電子戰及其他大型裝備藏進洞庫中,並充分利用山多林密的自然條件隱蔽其兵器。在遇到危險時,南軍立即釋放煙幕或散佈黃磷、六氯乙炔等化學物質,使北約的鐳射或紅外製導系統難以探測和鎖定目標。
南聯盟在北約空襲前72小時就對駐科索沃部隊實施了嚴格的無線電靜默,關閉了防空雷達,對首都貝爾格萊德的通訊實施管制,儘量使用有線或光纜通訊,使北約探測不到輻射源,從而使部分雷達系統免遭摧毀。在北約對南聯盟實施了第一階段空襲後,南軍仍保留了部分跟蹤引導雷達,大多數地空導彈及數量眾多的發射裝置也安然無恙。南軍規定,只有在準確無誤地掌控了北約飛機的空襲動向,並已知敵突擊飛機已接近己方地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