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老虎吃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看來有福的確是個有心之人吶!難怪索額圖說你是個有大才的。可你這個人有一點很讓人討厭,若不壓一壓,恐怕你就情願養點豬種點玉米什麼的,根本就沒心思管咱大清的事。儘管你是漢人,可是你也是咱大清的子民,更是大清的官吏,你也得對得起朕。&rdo;康熙頗為感慨的說。秦有福這六個字是些到他心裡去了。
大清是坐了天下,可是這天下本是漢人,對漢人來說,皇帝即使做得再不好,也不該是滿人坐上龍椅。別看現在八旗兵神勇無比,可要是天下的漢人都擰成了一股繩,滿人的這個天下是坐不下去的。這也是康熙一直對三藩耿耿於懷的原因。
康熙可以容忍有許多的王爺,這不過是國家的負擔重一些而已,相對於這麼大的國家,有幾個王爺沒什麼。畢竟他們都是真刀真槍拼來的,給他們一個王爺噹噹,享享福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這個王爺既是漢人,又手握兵權就不同了。別看現在他們老實,可畢竟遠在封地,不但不好監管,萬一他們要是有了異心,等哪天強大起來了,說不定這個江山就要換人來坐了,康熙當然著急。
漕運的事就不一樣了,漕運掐著整個大清的物資流通,每年為了漕運,大清不知道要花掉多少錢。如果說花錢能令漕運順暢了也就罷了,可這些年來,漕運一直不順,前線的糧餉運不上去,地方的稅銀運不上來。漕運已經成了一個不可缺少的負擔,要是再不整治,北方的仗就打不下去了。
至於臺灣,畢竟上面有一個明朝的小政權,雖說平時影響不大,但是他們一直存在,而且與大陸的關係密切,若是不儘快收復,不知道那一天他們就會棄船上岸,在大陸上找一個地方落腳,萬一再拉出一幫反清的人來,清朝的麻煩就大了,所以,這也是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ldo;皇上,不是我不想說,只是我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rdo;秦有福愁眉苦臉的答到。的確,你讓他怎麼說麼,他根本就不懂。
&ldo;沒關係,想到什麼說什麼,朕不怪你。&rdo;康熙聽著秦有福的話,似乎只是沒有理出頭緒,並不是沒有辦法,當時就安慰著秦有福道。
咬了咬牙,看來今天不說點什麼是過不去了,秦有福心裡暗暗的安慰自己,一定要淡定,要拿出村長當年發徵地款的時候做報告的水平來,怎麼著也得把康熙給忽悠過去了。
&ldo;皇上,其實您也知道,這三個問題應該說是一個系統問題,也就是說這關係到我們大清將來該如何制定國策,如何把握方向的問題。要想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還有許多系統的工作要做,有許多事要協調。對一些過了時的、或者是已經不符合發展要求的政策必須做出大的改動和調整,要有一個長期的規劃和安排,還必須有具體的實施方案,我們不能想一口就吃成一個胖子,得細嚼慢嚥,要抓主要矛盾,從細節上入手,循序漸進,必須排除各種各樣的阻力和頂住個方面的壓力,按照步驟,逐步實施。我們……&rdo;
秦有福好一陣忽悠,其實翻來覆去的就是那點東西,但是對經過現代廣播電視成天報告的影響,秦有福很輕易的就讓康熙感覺到,秦有福絕對不是在信口神侃,而是進過深思熟慮才的出的結論。儘管秦有福說的話中有許多是康熙從來沒聽過的或者根本就聽不懂,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的理解。畢竟康熙手裡面掌握著更多的情報來源,在康熙看來,秦有福說的每一句話都非常有道理,都有所指,只要去套,肯定能套到一個具體的是事情上去。秦有福的這番話,簡直令康熙嘆為天人,他沒想到,秦有福竟然能觀察得這麼細緻透徹,把問題剖析得這麼明白。
當然了,秦有福說的那些康熙聽不懂的東西,一概被康熙歸到了久居海外,對中華文化不瞭解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