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一份薯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錦州到遼陽四百多里路程,大軍行進了十幾天,在遼陽南部幾十裡外的鞍山驛駐紮了下來。
分別是趙率教的五千騎兵,五千步兵。
滿桂的八千騎兵,一萬二步兵。
祖大壽的五千騎兵,一萬步兵。
幾萬人的部隊行軍,想要瞞過黃臺吉自然是不可能的。
經過兩年多的修養生息,他已經積攢了三萬可戰之兵。雖然仍舊無力對明朝發起進攻,但守住遼瀋他還是有足夠的把握的。
在他看來,明軍不過是靠著犀利的火器才能在野戰中取得勝利,只要我不出城,你們還能隔著城牆打死我?
朝鮮戰場上發生的一切黃臺吉也早有耳聞,知道明軍發明了一種叫做炸藥包的東西,威力巨大,能摧毀城門。但是他敏銳的發現了炸藥包的一個缺點,就是炸藥包必須要找人送到指定地點引燃才行。
針對這種情況,黃臺吉專門做了部署。他知道早晚明軍會來打自己。
遼陽是一座大城,分為南城和北城。
南城周長十六里,二百九十五丈,高三丈三尺。有六個城門。
北城周長四里,有三個城門。
他先是命人在城外加寬護城河,將護城河拓寬至二十丈寬,城門處只留一丈寬的通道。又在遼陽城外挖了一圈又一圈壕溝。壕溝寬兩丈,深一丈,像蚊香一樣圍繞遼陽城足足有五六圈。
又把城門兩側修成一個長長的通道,兩邊是城牆,走到頭才算真正的進了城。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只要進了通道,就要承受兩邊城牆上的打擊。巨石、火油,就問你明軍無敵的鎧甲頂不頂得住。
這一招是他從寧遠之戰中獲得的啟發,只不過寧遠城的城牆是往外突出,他設計的是往內延伸。
護城河保證了明軍很難跑到城牆腳下下安放炸藥包,壕溝保證了明軍很難利用騎兵快速突進。
除此之後,黃臺吉又派一萬精銳騎兵駐紮在遼陽西面的長安堡,伺機而動。
這都是他從朝鮮戰場上阿敏的快速潰敗總結出來的經驗。
明軍,你們來吧。
來打我吧,我準備好了。
當祖大壽三人率領大軍來到遼陽城外的時候,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這啥呀這是。
這城怎麼攻?
作為此次戰役的總指揮,祖大壽把滿桂和趙率教叫到了一起。
“二位,這遼陽城被黃臺吉修的跟個王八殼子一樣,怎麼打?”
兩人都沉默了。
防禦工事做成這樣,想要攻入城內恐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陛下不是派人送來的有炸藥包嗎?先試試看能不能把門炸開?外面的壕溝可以讓士兵挖土填起來。只需要填出一條路就行。”
趙率教想了想,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祖大壽聽了之後覺得有道理,就點頭同意了。
第二日一早,祖大壽下令讓爆破隊前去炸城門。
率領爆破隊的是一名把總,叫顏章志。
他看到遼陽城的第一眼就已經猜出來了,恐怕敵人已經得知了己方有炸藥包的事,這次炸城門估計不會順利了。
領了祖大壽的命令,分出五十人各揹著兩個炸藥包像城門方向衝了過去。
遼陽城中負責守城的是濟爾哈朗,此刻正站在城頭手搭涼棚看著從明軍陣營中出來的五十名爆破兵。吊橋他已經命人拆掉了,他想不出明軍有什麼方法能攻入城內。
這就是揹著炸藥包計程車兵了吧?
濟爾哈朗心裡暗想。
他倒是想要見識一下這炸藥包能有多大的威力,打的自己的哥哥阿敏狼狽地跑到海上去。
五十個背炸藥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