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一份薯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據朕所知,袁公對東江毛文龍有知遇之恩,皮島緊挨朝鮮。袁公此去,幫朕給毛文龍帶個話。”
“陛下請講。”
“告訴毛文龍,讓他不要再謊報軍餉了!”
“是!陛下的聖諭臣一定帶到。”
袁可立知道,這是陛下對毛文龍不滿了。既然能跟自己說這個問題,說明陛下沒有深究的打算。
事實確實如此,在朱由檢看來,你毛文龍自主創業確實不容易。但眼下朝鮮歸附,建奴龜縮,再像以往那樣我行我素,不合適吧?我不管你,讓你的恩人去管你。再不聽勸就收拾你。
朱由檢和袁可立聊了許久,臨走前還賜了他一件純羊毛的毛衣。
毛衣是紡織廠生產的,確切說是紡織廠生產出來毛線,再由女工織出毛衣。一部分由環球商貿坐船銷往海外,一部分讓系統高價回收了。真的是高價,一件純羊毛織出來的毛衣兩三千。
天氣越來越冷了,朱由檢本打算讓袁可立過完年再赴任,但袁可立堅持立刻出發。理由是怕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能早到一天就能多做一天的事情。
聽的朱由檢鼻子有些發酸。
誠然,延續了二百多年的大明不缺漢奸走狗,但同樣不缺忠臣良將。
袁可立剛走,又一個壞訊息從山西傳來。
王象乾逝世了。
這位八十多歲的老人最終在任上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一程。
朱由檢自然是不吝封賞。
十一月十五
朱由檢下旨追贈王象乾為太師,諡號文忠。
王象乾死後,宣大總督的位子自然空了出來。
第二日,朱由檢又下旨擢升陝西巡撫盧象升為宣大總督。
這兩年盧象升在陝西乾的可謂是風生水起,雖然陝西遠離京城,但朱由檢對他給予了充分的信任,給錢又給糧。在朱由檢的大力支援下,他麾下的天雄軍已經達到六萬人。而且紀律嚴明,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毫不誇張地說,就是面對最精銳的八旗兵,他都有信心與之一戰。
除此之外,陝西是出京師以外新農作物推廣的最好的一個省份,連孫傳庭巡撫的山西都略有不如。土豆和玉米在陝西的一些地區已經快成為主要糧食了。雖然旱情依然嚴重,但得益於整修河道和徐光啟廣泛推廣的打井工具,至少能保證糧食不絕收。雖然大部分人的日子仍然過的緊巴巴的,但至少餓不死了。
推廣新糧的過程自然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起初無論是地主還是農民都不願種植。主要因為朝廷收稅不收這些東西,再管飽也不行啊。對於這樣的問題,盧象升請示了朱由檢,推行了一個政策。
以賑災的名義對種植新糧的農民進行免稅,但僅限於種植新糧。
農民們一看種植新糧不用交稅,產量又高,自然樂意起來。而那些本來就不用交稅的階層,則仍然以舊糧為主。用他們的話說,土豆是窮人吃的東西,不值錢。
可對於在溫飽線上掙扎的百姓來說,口感不是最重要的,飽腹感是最重要的。
接到朱由檢的聖旨時,盧象升懵了。
這陝西巡撫才沒幹幾年呢,又升官了?而且陝西繼續歸他管,也就是說他的這個宣大總督比王象乾在任時管的範圍還要大,手底下光巡撫就四個:
宣府巡撫、大同巡撫、山西巡撫以及他擔任的陝西巡撫。
他思來想去也想不通陛下為什麼對他如此器重,但不妨礙他對陛下的忠心耿耿。
隨同任命的聖旨一起到盧象升手中的,還有一道另一道聖旨。
命他在赴任後對衛所進行整頓。
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盧象升有底氣,源自於他手裡的六萬天雄軍。
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