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一份薯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感謝書友20220309020310486的月票!
“有沒有試過用銅活塞環密封?”機械廠院內,朱由檢看著愁眉苦臉的王徵。
“銅?這麼多杜仲膠都沒有用。銅活塞環有用麼?”王徵苦兮兮的臉上滿是疑惑。
“要試過才知道,你把缸頭缸尾都用銅墊試試。”
很多人都以為做蒸汽機必須要用到橡膠,實際上那玩意兒根本不適合做高溫高壓的密封材料。鋼或者鋁最好。鋼還好,鋁根本造不出來。眼下只能先用銅代替,等技術發展起來之後再改進。
他現在非常希望王徵儘快把這玩意兒做出來,不光是為了發展科技,而是擔心這小老頭會猝死,那自己罪過可就大了。這麼大年紀了,整宿整宿地不睡覺。朱由檢是真佩服!
從機械廠出來,朱由檢又來到了宋應星的科學院。
結果沒見著人,一問才知道,去了城外的鍊鋼作坊。朱由檢想了想,左右無事,索性直接出了城來到了宋應星的鍊鋼作坊。
作坊不大,大概佔地七八畝的樣子,靠河的地方建了兩臺水力鼓風機,正呼呼的轉著圈。
宋應星正指揮者工人幹活,一張臉上不知在哪蹭的髒兮兮的。
“宋院長!”朱由檢叫了一聲,宋應星迴頭一看是他,剛要行禮,被朱由檢比了比手勢止住了。宋應星快步走了過來。小聲道:
“陛下,您怎麼來了。”
“朕來看看,這鋼煉的怎麼樣了。”
“大家都在摸索,雖然能煉出來,但是質量卻是參差不齊。”宋應星撓了撓頭,顯得有些苦惱。
“你不用太在意,能批次生產就是進步,至於標準要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去總結,不能操之過急。水泥的事兒怎麼樣了?”朱由檢安慰了他兩句接著問道。
“上次陛下給的那個雙碾,臣已經做出來了,研磨效率果然提高了不少。再加上雙層篩和手搖拌合機,一個工人一天最多能製作大概六百斤左右。”
“眼下正是農閒時節,看看能不能多招些工人,把水泥廠和鋼鐵廠都建起來。需要銀子找朕要,需要地朕給你劃。水泥也好,鋼鐵也好,用處都很廣,而且需要的量也會很大。”
“是!臣明白。”
既然蒸汽機造出來了,離火車還會遠麼。
想想火車的運輸能力朱由檢就激動,一條軌道、一輛火車能節省多少時間和物資的消耗啊。就拿上次京營士兵押送糧食和農夫一起去陝西修整河道來說,滿打滿算一千多里,光是在路上都消耗了近二十萬旦糧食。
若是有了火車,消耗將呈幾何倍的降低。
更不要說一條鐵路的戰略價值了。
還有水泥,他彷彿看到了一條條筆直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了大明的各個角落,上面行駛著一輛輛四輪的汽車。
媽的。想想都帶勁!也不知道發展到那一天需要多少年。
朱由檢帶著憧憬回宮了。
批閱奏摺的時候,一個人名字吸引了他的注意。
鄭芝龍?
這是個大人物,小名鄭一官,又名尼古拉斯·加斯巴德。
最重要的他是鄭成功的父親。
奏摺是福建巡撫熊文燦寫的,說是今年九月份,招降了大海盜鄭芝龍,詔授海防遊擊,任“五虎遊擊將軍”。
說起這個鄭芝龍,算是現在東南海域當之無愧的霸主了,手下有一千多艘戰船和幾萬名水手,這樣的人物會心甘情願地投降?難道僅僅是為了落葉歸根?
不過不管如何,人家現在歸順明朝是個不爭的事實。
但是以朝廷現在的能力,根本控制不了他。控制不了怎麼用呢?
朱由檢再度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