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時關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亦非點了點頭,對這柄百鍊精鋼刀的威力十分滿意。
這老道士所說淬火形成的奇異結構應該就是後世所說的馬氏體了,但隨即又說到:
“那道長以為刀在戰場之上,強於劍在何處啊?”
老道士對此早已瞭然於胸,不假思索的說到:
“往日中原各國在戰場之上,皆用青銅劍、青銅長矛、青銅戈等武器裝備士卒,此為何故?
皆因青銅器的製作,所採取的方法乃是鑄造,但是銅本身非常生脆。
所以一旦噼砍,即便能夠傷敵人,其自己的兵器也必然破碎。
因而只能鑄造長矛、戈、劍這種衝刺型武器為主。
那些士卒苦心磨鍊自己的劍擊之術,劍的使用者們可以一劍刺穿敵人的眼睛、手掌或者經脈。
薄薄的劍身能夠輕鬆刺入鎧甲或肋骨的間隙,因為質量極輕和有彈性,故而能夠施展諸多複雜的劍法武藝。
但這種複雜的劍法武藝只適合於浸淫此道的江湖遊俠,而不適合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數萬乃至數十萬大軍。
往日的青銅鑄造,是沒有辦法鑄造一柄威力可堪一用的刀的。
故而只能選擇青銅劍,並無其他的選擇,但如今我們有了百鍊鋼,情況將大不一樣。
在軍陣對沖廝殺之時,同樣的百鍊劍相比於精鋼刀,卻居於極大的劣勢。
劍天生分量不足,無法刺穿鎧甲,輕薄的劍身也很容易斷裂。
而刀則不同,沉重的單刀刀刃彎曲,一端質頓,一端則鋒利無比。
極大的彌補了劍不能砍噼的缺陷,能刺穿敵人的盔甲,斷其四肢,甚至將敵人噼成兩段,其中差距顯而易見!
再者,劍的擊殺技巧更為複雜,訓練成本更高。
而刀則相對更容易上手,易於大規模裝備訓練,所以歸根結底就是刀比劍更適合作為戰場兵器。”
白亦非點了點頭,隨即說到:
“浮山道長當真是本侯的一塊寶啊!哈哈哈!”
白亦非心中卻是贊同浮山道長的說法。
戰場之上,不是所有人都有精妙的殺人技巧,這種技巧若無家學淵源或是師門傳承,普通人是要靠流血和拼命才能學會的。
與劍相比刀單面開刃造價低廉,最重要的是進入鋼鐵時代後,經過摺疊鍛打的鋼鐵在硬度韌性上都遠勝於青銅劍。
刀不僅能刺的動作,還能以刀背為依託,完成威力更加強大的抵抗動作。
事實上,也正是在其後的一兩百年的時間中,冶煉鋼鐵的技術便成熟了。
那時漢環首刀便全面取代了劍在戰場上的地位。
只不過現在由於白亦非的出現,重用了術物大家浮山道長,不惜成本的研究。
這才讓百鍊鋼刀這一戰場利器,提前兩百年出現在了這個世界上。
事實上這已經是極限了,即便白亦非有如此多的兩千多年後的後世知識,但大多是模稜兩可的。
想要變為現實極為不易,能夠達到一個不甚明顯的領先兩百年的水平,已經是頗為不易了。
也許在兩千年後的後人眼中,公元前兩百年和公元前一年的技術水平沒有任何區別。
但在此刻,身處其中,卻是能體會到其中巨大的領先。
白亦非雖然很想把劍和刀的更替,與弓和弩的替代相提並論,但是實際上相比於弓箭的戰鬥力,青銅劍實在弱爆了。
如果說弩只是打破了弓的主宰地位,於是平分了戰場。
那麼刀則是完完全全地淘汰了劍在戰場上的使用,甚至在其後的兩漢直到近代。
刀一直風靡於東方戰場,而劍則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高階將領的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