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路人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縣衙門前的鬧劇只是一道開胃菜,當眾人都散去後,葉教諭嘆了口氣,對胡言說道:
“胡言,這黑板你是用不上了!”
胡言聽了一愣,問道:“葉教諭此話是何意?”
“你且隨葉某來。”
說著,葉教諭當先行去。
胡言拎了黑板就跟在他後面走,心中尋思:難道是史康的報復現在就來了?他要趕胡某走了?
兩人走到靠近後院一僻靜處,葉教諭指著前面一幢兩層的小樓說道:
“從現在起,這裡便由你來管了。”
藏書閣!
這裡是縣學的藏書閣。
日常打理藏書閣的,都是識些字的下人,從沒有過用秀才來管理。
胡言看向葉教諭,他卻無奈的一攤手:“胡閣長,這是主簿大人的意思;葉某也曾替你說了幾句話,只是他是學長,執意如此,我這教諭又能奈何?”
“那我的學生都交給了何人?”
“我原本推薦了被你頂替的王秀才,主簿大人卻另有人選;此刻那人怕是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胡言低下頭想了一下,心道:史康還是來報復自己了,只是他沒直接將自己趕出縣學,而是發配來藏書閣,做下人的事。可是他就不知道,自己正好想擠出時間來學習那些之乎者也,倒是順了心意。
就笑著說:“也好,我這段時間樂得清淨一下,就打理好這藏書閣,把聖人的書好好溫習一下。”
說著,他走上前,將門輕輕推開。
葉教諭跟了過來,他又小聲說道:“來頂替你的是陳先生。他原本是馬坑一名塾師,有一族弟現在在州府做事,史主薄與他這族弟有些交往,胡先生你應當懂得我的意思吧!”
在講述這些話時,葉教諭特意在交往兩字上加重了聲音。
這有什麼不明白的?不就是利益往來嘛。胡言在後世也不是沒聽聞過這樣的事,“互利互惠”實屬國人的傳統啊。
別小看縣學先生這個位置,對宋朝不第的讀書人來說,這就是一個香飯碗。端了這個碗,衣食便有了保障。那些實在進不了官學的讀書人,就只好在私塾混一口飯吃。而塾師的飯並不好吃,沒有名氣,你可能就只有三五個學生,連餬口都難以滿足。
胡言只嗯了一聲,便拿眼將眼前的屋子掃視了一遍。
這是一樓,有四十來個平方;內裡是一排排書櫃,幾張長條書案將內外隔開,只留了個一人多寬的入口。
胡言走過去將書案一瞧,上面是厚厚的一層灰;這整個授衣假,怕是都沒人來打掃過這裡。
葉教諭他還沒走,也跟上前來又小聲問道:
“葉某聽說,胡先生與新來的薜縣令一見如故,交情好像是不淺啊?”
胡言隨口應道:“還行吧,能聊到一起去。”
葉教諭馬上堆起笑臉:“胡先生還是有些才的,那首牆頭蘆葦的對子,葉某可是為之叫絕;史主簿不識你的大才,竟然將你閒置於此,委實做過了些。”
胡言心裡冷笑,心知他後面必然還有話,就耐心等著。
“這些年,顧歡學堂、竹溪書院的聲勢越來越大,潘進士又在離我們縣學不遠處的思賢橋,辦了家讀書館,縣上不少大戶都將孩子送去他們處求學,我們縣學的日子是一日比一日難了。”
“史主簿兼著學長有幾年了,只是他手上的公務繁忙,縣內大小事都要他操心,這縣學又哪裡顧得過來。若是沒有一個專門的人來打理縣學,這天長日久了,大家怕是都要沒學生可教了----”
胡言暗暗撇了撇嘴,心道:劃重點,你不就是想讓我給薜縣令吹個風,把縣學交到你手上,好讓你在這裡成為說一不二的人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