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第1/2頁)
班布林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就是說,王文統時代,理財派與漢法派所爭不過是原則上的細節,外帶一些自身名利的爭奪。到了阿合馬時代,兩派的分歧就直接觸及到了原則問題,以至於爭鬥更加波譎雲詭,血雨腥風。
【正文】
帝國的隱線
‐‐漢法派與理財派之爭(中)
王文統之死,對於姚樞、竇默、許衡等漢法派來說,不僅沒有勝利的喜悅,反而產生作為儒生不再被忽必烈所信任的憂慮。
雖然忽必烈的&ldo;始疑書生不可用&rdo;,並非完全排斥漢法派,徹底摒棄附會漢法所建立的制度,但對於儒士們來說,想在忽必烈時代實現大元王朝的全面儒化已經不可能了。
他們只能寄希望於未來‐‐繼承忽必烈的第二任皇帝。
也就是現在的太子‐‐真金。
無論是北魏、遼、金,還是後來的滿清,這些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往往要經過一兩代,甚至三代以後才會有基本上拋棄草原民族的彪悍性格,而以文弱形象出現的帝王。而元朝,卻在忽必烈之後就差點出現了與草原上的祖先,甚至和父親都完全不同的繼承者,這便是忽必烈的嫡長子(實際上嫡次子,長兄早逝),後被追封為裕宗皇帝的真金太子。
真金太子的母親是察必皇后,出身於與黃金家族世代聯姻的弘吉剌部,從成吉思汗的母親訶額侖,到成吉思汗的妻子勃兒帖,都是出身於這個部族,真金的蒙古血統可說相當純正,可除了血統,在他的一生中,可說很難找出一點和祖先相似的地方了。
蒙古人之所以能夠從弱小鬆散的遊牧部落成長為無堅不摧的戰爭機器,在於從成吉思汗開始的全民皆兵政策。每個男子都要經歷嚴酷的軍事訓練,男孩還沒有學會走路就要先學會如何駕馭馬匹,只要能夠順利長成,一個十五歲的蒙古男子便已經是弓馬嫻熟,吃苦耐勞而又無懼死亡的戰士。而蒙古帝國之所以可以數代保持旺盛的征服慾望和超強戰鬥力,則在於歷代貴族也要經歷這樣的殘酷訓練,成吉思汗的兒孫輩,些許並不能都成為軍事家,但無一不能橫刀立馬,衝鋒陷陣。
到了第四代,這樣的遺傳稍有減弱,但總體上還保持著馬背民族的特徵,而真金卻極不協調的出現在了黃金家族的第四代之中。
首先,他的名字便和兄弟們不同。忽必烈有十二個兒子,嫡子四人,除真金外,分別叫朵兒只、忙哥剌、那木罕;庶子八人,分別為忽哥赤、愛牙赤、奧魯赤、闊闊出、脫歡、忽都魯帖木兒、忽裡帶和鐵蔑赤。全都是正宗的蒙古名字,只有真金,用的是如假包換的漢名。
真金的名字,是第一個接觸蒙古貴族的漢傳佛教禪宗高僧海雲法師所起。真金出生於公元1243年,正趕上海雲法師到和林傳法。海雲法師是得道高僧,他的這次北遊記,給了忽必烈兩樣寶貝,一個是此時還是他的小沙彌,日後被留在和林,成為忽必烈首席謀臣的劉秉忠,另外一個,便是給新出生的王子取的這個&ldo;真金&rdo;的名字。
也許,一個名字並不代表什麼,但從漢地而來又為王子取漢名的海雲法師確實是將附會漢法之風吹進了忽必烈的心中。於是,隨著法師北上的腳步而降生於人世的真金也走上了完全不同於所有兄弟的道路。
【正文】
1250年,真金只有七歲,忽必烈便命姚樞為真金的老師,專門教授儒家經典。姚樞本就是忽必烈身邊強烈推進行漢法的中堅人物,得到這麼個培養漢法第二梯隊的機會,自然使出渾身解數言傳身教,對真金&ldo;日以三綱五常先哲格言薰陶德性&rdo; ,在他的教育下,真金很快便學完了《孝經》,儒家的義理也逐漸在幼小的心靈中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