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福斯特是標準的文人,對科學技術並不在行。小說裡的技術描寫只有輪廓缺乏細節。不過這並不重要,&ldo;大機器&rdo;只是作為科學技術的隱喻出現在小說裡。作者生動地描寫了人類對機器的依賴。這種依賴已經形成了宗教般的狂熱。
除了這種反諷的形式,作者還透過代表人性掙扎的庫諾之口,直接表達自己的思想:正在死去的是我們,這兒唯一真正活著的是機器。人創造了機器來按照我們的意願辦事。但現在我們辦不到了,它已經剝奪了我們的空間感覺和觸控感覺,它混淆了每一個人的親屬關係,它使親情淡漠到僅剩肉慾,它使人們頭腦空白,四肢無力。現在它又使我們對它頂禮膜拜。
與後世反科學思潮代表人物的論述相比,這些觀點可能不算深入或者新奇。但考慮到它產生於二十世紀之初,我們仍然要欽佩作者的遠見。
在《即食麵謀殺案》(中國香港杜漸著)裡,一種貌似無害的防腐劑&ldo;偏釷酸鉀&rdo;成了某國政府的秘密武器。不過,這種秘密武器不是用來對付外敵,而是用來控制國民。它能夠使人逐漸喪失判斷力。偏釷酸鉀被大量攙在方便麵中銷售出去。等到國民普遍食用之後,再由電視節目的訊號誘發其效果。結果,全體國民對任何新聞都只感受到正面意義,社會在人們眼裡變得完美無缺。這種甜蜜的人禍比痛苦的災難更可怕,因為人們會舒服地走向毀滅的深淵。
第一卷:科幻講什麼? 第五編:科學與社會(2-3)
第三節:社會控制論
或許凡事必相反相成,在反烏託邦科幻小說的對立面,還有一些強調社會控制的科幻作品。它們甚至就出現在以&ldo;大社會、小政府&rdo;著稱的美國。
史泰龍主演的《jud dredd》(《特警判官》)便是此類題材的代表作。據說當年拍攝這部電影時,曾經想請施瓦辛格主演。但由於後者有奧地利血統,又擔心此片被視為宣傳納粹思想而作罷。足見它的政治觀點十分鮮明。
影片中的這些&ldo;特警判官&rdo;,集司法權和執法權於一身,從根本上觸動著三權分立的西方政治原則。而它的背景,就是人類生活在擁擠的大都市裡,環境極其惡劣,容不下緩慢冗長的司法程度。
海因萊因的《星河艦隊》也有著濃厚的法西斯主義傾向。作為一個海軍陸戰隊出身的作者,海因萊因深暗軍隊生活現實。訓練的殘酷,生命價值的低下,長官對下級的虐待,等等。而這些在他眼裡,都是訓練強者,培養公民意識的必要手段。原著出版時就因為其中的法西斯傾向受到指責。被改編成電影時,編導乾脆不避嫌,以納粹軍服為基礎,設計了影片中&ldo;地球部隊&rdo;的軍裝。
第四節:形形色色的&ldo;世界國&rdo;
&ldo;科幻小說是人類這一種族的文學。&rdo;這是詹姆斯岡恩給科幻小說下的獨特定義。要將整個人類作為一個種族來表現,科幻小說可以採取一個獨特視角:構造超國家的權力機關。
首先,當然是要加強聯合國的地位與作用了。哈哈,這段話好象出自現今一些政客之口,但它確實概括了科幻小說在這方面的傾向:科幻小說中的聯合國比現實中的聯合國要強勢和管用得多。
當異常或者危機發生時,聯合國往往首當其衝,成為解決問題的主角。比如外星人來到、或者世界性災難發生。在岡恩的《未來人》中,一個未來人乘坐時間機器來到當代,就停在聯合國總部外面。五大常任理事國代表加上秘書長和未來人代表今天的人類整體,和未來人進行了長篇對話。
在一些科幻小說裡,還根據不同需要,給聯合國增加了許多職能。比如在《類人》中,對類人工廠的管理,就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