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那裡,還生活著醜陋骯髒的野獸yahoo!對,原文就是這個詞。不知道雅虎網站的創業者們是否愛看《格列佛遊記》。yahoo實際上就是人。慧嘶馬們向格列佛介紹,該國以前沒有yahoo。許多代以前,最早的兩隻yahoo出現在爛泥裡,然後繁衍開來。文明高貴的慧斯們從來沒有發現yahoo有些許智慧的表現,所以就訓練它們作牲畜。而格列佛不得不攪盡腦汁,反覆證明自己有智慧。到最後,他卻被慧嘶們的誠信友愛征服,即使回到英國,仍然視同類為野獸。
二百多年後,法國科幻作家彼埃爾居爾的《猿猴行星》是這方面的經典。小說裡出現了一個猿猴世界,在那裡,猿是文明生物,而人是野獸。掉到這裡的幾個人類太空人,只有主人公透過努力,證明自己不是野獸。小說作者使了一個障眼法,以宇宙漂流瓶的形式講這個故事。開始令讀者以為它是一個外星世界。結尾處卻暗示這個&ldo;外星世界&rdo;其實就是地球。
1968年,當它第一次被搬上銀幕時,編導在結尾處展示了倒塌的自由女神像,點明這個猿猴星球就是地球,太空人實際上在不知不覺中穿越時空,進入人類自我毀滅後的未來。不久前它第二次被搬上銀幕,猿猴文明的祖先更成了地球人太空飛船搭載的實驗動物。當年,達爾文宣佈進化論時,許多人嘲笑他把猴子當祖先。而在《猿猴世界》裡,猿類科學家則認為,猿類文明是從人類文明進化來的。這種巔來倒去正好體現了達爾文進化論的本意。
好萊塢還曾經給《猿的星球》拍攝過一個續集,那是原作者沒寫過的故事,對原著多少是個補充:泰勒的飛船被猿類科學家駕駛,回到人類時代,人類抓住它作為實驗品,從他們那裡得知人類未來命運,便決定殺死猿人,保護自己。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捷克科幻大師卡爾恰佩克創作了《鯢魚之亂》,也是這類題材的代表作。鯢魚是一種兩棲類動物。真實的鯢魚都生活在淡水裡。在小說裡,一位叫許澤的古生物學家根據化石,斷言存在著一種生活在淺海的鯢魚。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一隻英國軍艦在澳洲附近的小島上,發現了生活在湖裡的一群鯢魚。他們捕殺了絕大部分,僅餘兩隻養在水箱裡帶回家研究,中途卻被它們在印尼海域逃脫。
一百年過去了,一個名叫萬託赫的捷克船長在荷蘭殖民地印尼作珍珠生意,從馬薩島一個被當地人稱為&ldo;鬼灣&rdo;的地方,發現了數以千計的淺海鯢魚。這些鯢魚有手指,可以操作,善於學習。萬託赫教它們用刀子殺死鯊魚自衛,代價是撈取珍珠。後來,他遊說猶太商人邦迪,秘密將鯢魚運到太平洋許多自然珍珠出產地,為他們取珠。
數年後,擁有自衛武器的鯢魚以幾何數字繁衍開來,並且學會了說話、使用槍械、炸藥、甚至開始使用機器加工產品。極少數鯢魚還能接受高等教育!列強為了爭奪勢力範圍,紛紛用鯢魚來建設海底基地,結果將大量武器提供給鯢魚。
由於生育速度太快,鯢魚的生活環境日益緊張。它們又無法進入深海生活,於是,開始在大地上炸出溝壑,引入海水,形成淺海。美國的東海岸、中國的長江流域都成為它們的侵略物件。人與鯢終於開戰。其結果,人類被迫退守在高山上。只是因為鯢魚世界自行分裂,互相殘殺,人類才得以苟延殘喘。
與此類似,在鄭軍的短篇《煙塵紀公園》中,幾千萬年後人類已經滅絕。鼠類成長起來,建立了以地穴為基礎的文明。在鼠人古生物學家那裡,古人類滅絕的原因不詳。有傳說認為,在荒野裡還存在著&ldo;野人&rdo;。而古生物學家則用基因技術複製了古人,放在&ldo;煙塵紀公園&rdo;裡展覽。當然,這是對《侏羅紀公園》的反諷了。
在進化論題材中,奧爾迪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