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爾·薩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如何命名這臺機器,各個方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新名詞,工程專案的名稱讓人聯想到很多古代的神話。可是從一開始,人們一直就簡單稱呼它為大機器,因此&ldo;大機器&rdo;就成了正式的官方稱謂。後續的複雜而細緻的國際談判被西方的專欄作家描述為&ldo;大機器政治&rdo;。
當可靠的總體預算首次出籠,連實力最為巨大的宇宙航行企業集團都為之瞠目結舌。最終結果是需要幾年的時間,每年拿出五千億美元,大致是整個星球上總的軍費預算‐‐核武器和常規武器‐‐的三分之一。
人們產生了一種恐懼,建造大機器將要摧毀世界的經濟。
倫敦《經濟學家》雜誌不禁發問:&ldo;這是不是來自織女星的一場經濟戰?&rdo;
《紐約時報》(1851年創刊)的日常標題,其離奇程度,比起十多年前已經關閉的故意聳人聽聞狗扯羊皮的八卦小報《國民問訊》3,有過之而無不及。
【3 《國民問訊》已於2005年復刊。‐‐譯註】
透過原始記錄的查證,沒有任何的靈媒、巫師、水晶球占卜、先知、預言家,沒有哪個算命打卦、求籤問卜的,沒有任何自稱有預見能力的人、沒有占星術士、沒有測字算命的人、沒有數字神秘精算家,甚至也沒有年終撰稿人,預見到&ldo;未來一年&rdo;將會出現大訊息或者大機器‐‐更不要說織女星、素數、阿道夫&iddot;希特勒、奧林匹克以及其它等等的事件。
話又說回來了,放馬後炮的事後諸葛亮卻不少,他們說什麼,其實他們早已清楚地預見到會發生這些事,只不過,一時疏忽,沒有把它們寫下來,就是了。
如果事先沒有做出書面記錄,人們總是把令人意外事件的預見程度,渲染得天花亂墜、精確無比。這可以算做在日常生活中一條奇怪的規律。
其實,很多宗教與此大同小異:他們說,只要對他們神聖的書寫文字仔細而富有想像力地加以精讀就能獲得啟示,就能清楚地預見到那些令人驚異的事件。
自從廣島協議完全生效、付諸實施以來,世界宇宙航行工業令人擔心地日漸蕭條與衰落。對於與此有關的一些人來說,大機器為該行業提供了一個潛在的財源。只有很少幾種戰略武器系統正在進行研製與開發。居住於太空,正在形成為一大筆業務,但是仍然很難補償上一屆政府出於戰略防禦考慮定購的繞地軌道雷射堡壘業務方面的損失,以及其它裝備供應方面的損失。由此,那些原來擔心一旦大機器投入製造,這個星球的安全會受到威脅的人,當考慮到就業、利潤和事業的前景,就毫不猶豫、欣然接受了。
一些佔盡天時地利擁有既得利益的少數人士,他們認為不要想像大機器的高技術行業就是那麼前程似錦,還不如多考慮考慮是不是來自太空的一種威脅。要做好防禦的準備,規模龐大、功率強大的監視雷達,最終有必要建到冥王星上或者更遠的烏特彗星雲上面。大量有關軍事力量對比的言論,說明地球文明根本無法抵抗地外文明,可是絲毫不能嚇倒那些滿腦子虛幻空想的人士。他們反問,&ldo;就算我們無力抵抗,難以自保安全,難道你願意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親自來到地球嗎?&rdo;這是利益驅使所致,雖然沒有吃到口,可是饞得已經聞到香味了。他們當然要建造大機器,那個大機器價值幾萬億;可是,即使他們這把牌出得正確,大機器只不過是開了個頭。
一個鬆散的政治聯盟聯合支援拉斯克總統競選連任,這實際上,演變成了一場全民公決,雙方辯論的焦點,就是支援還是不支援建造大機器。
她的對手們,大聲疾呼,這將面